继续说交易。
一段上涨行情结束了,进入了调整。按我的策略,会在调整结束的时候准时介入。怎样判断调整已经结束呢?我是以在小周期上出现底部逆转为依据。
可是,我在这个坎上栽过很多跟斗,并且跟斗从未停过。原因是一小时级别看多,然后出现了调整,当我在五分钟级别或三分钟级别底部逆转进场时,却经常遇到“假结束”。买进去之后,调整继续,只好止损。
为了防止错过行情,每次出现“底部逆转”我都得进场,然后就是不停地止损。
按理,趋势跟随类交易这样做是没错的。可是,频繁的、连续的亏损让人很难接受。连续五、六次的止损,真抓到了后面的上涨,也不一定可以覆盖这样的损失。交易中还难免有一些无效操作造成的损失,行情真正到了能不能拿得住也难说,行情有多大更是没谱。所以,这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
关于行情的级别,我关注得太少。人们说,离开级别谈趋势就是耍流氓。看来我一直在耍流氓,所以遭到了惩罚。
如何衡量行情级别?无外乎从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这两个因素去考量。
通过观察不同的标的,我发现了一些规律。一段某级别的行情想要重新继续,必然要经过同等级别的调整。这大概是由价格的波动性决定的吧。
一段调整是否已经结束,除了看价格的高低,还应该参考调整持续的时间长短。
下图是深圳成指2007年那波疯狂的上涨。一眼看去,我们只看见上涨,觉得调整几乎可以忽略。可是细细测量后发现,每一波上涨与对应的调整,持续时间是基本相当的。
这体现了价格波动在时间上的对称性。
为什么会如此?我也不知道,估计是因为人类的情绪存在着周期性吧。
当然,市场多变,周期变异也是常有的事情。这只是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角度。
引入时间因素,希望可以减少一些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