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癌症患者,最初治疗以后,最怕的就是复发转移。那么,怎么准确理解癌症的“复发转移”转移呢?现在做个介绍。
一,现在的结论
癌变完成以后,形成一个癌细胞聚集的肿瘤病灶。癌细胞之间联系松散,容易脱离病灶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然后定植于其他机体部位,克隆生长为新肿瘤病灶,就称为“转移”复发。
癌症转移生长后,基本没有任何治疗手段可用,所以非常凶险。
二,既定结论的问题
1,游离的癌细胞定植生长后增殖的癌细胞和原发病灶癌细胞一样吗?
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但监测证明,它们不一样!起码基因表达就有20%左右的不同。
这是非常大的矛盾现象。按说转移生长的病灶癌细胞应该独立于所在组织具有与原发癌细胞相同特征。
2,游离的癌细胞是干细胞吗?
这一点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就是说,至今为止,所有实验室只是发现了循环中确实有癌细胞,但没有发现有癌干细胞!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肿瘤病灶,必须起源于一个具有癌干细胞能力的癌细胞的分裂增殖。尤其在肿瘤移植实验中,必须有足够多的癌细胞进行定植才能新生肿瘤。这个足够多的唯一解释,就是里边必须多到有干细胞存在。否则移植不会成功。
而从肿瘤病灶脱离下来的癌细胞,不可能会是干细胞。
3,游离中的癌细胞会形成细胞团游走于血液、淋巴循环中吗?
答案更是否定的。即使癌细胞很容易脱落,也是单个分离,不会几万个几十万个抱团脱离,游离于血液循环中。而新生定植成功的关键必须是足够多的一个癌细胞团定植于某个具体位置。
以上几点充分证明:癌细胞的转移生长是一个伪概念,是根本不存在的。
三,所谓转移生长的真相
1,致癌伤害是全身性伤害
不存在某种伤害仅仅作用于一个部位导致这个地方癌变。致癌伤害的特点就是带来全身性影响。所以,所有身体薄弱环节,都会发生癌变演进。
2,因为个体原因,机体最薄弱环节会癌变最快
比如乳腺、肺脏等,在致癌伤害下,可能会首先完成癌变。这时我们就命名这是“某某癌”。
3,当致癌伤害继续存在,其他部位的癌变也就相继完成,这是转移生长的真相
治疗后新生的肿瘤不是转移而来,而是致癌伤害催生的结果。它们只是比原发病灶进展缓慢而已。
所以,癌症治疗中,放疗化疗不能通过灭杀循环中的癌细胞防范复发。
真正的有效治疗,应当是清除阻断致癌伤害的基础上,调动机体活力免疫力抑制肿瘤进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