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理由

作者: 婷婷_43ea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12:19 被阅读226次
战争的理由

    前几天看了一部战争的老片子,在片子结尾解说员用一种骄傲和激昂的语气说:用一个小队为诱饵,把敌人引起包围圈,取得了某某大捷。

    我看了之后很受触动,虽然也知道牺牲少数可以拯救大多数。但是我始终对那个小队的成员的牺牲很介怀,还有那些被歼灭的敌方普通士兵。都是活生生的人类啊,究竟有什么战争理由可以如此草菅人命。带着这个疑问,我查找了一些网上的历史资料。本文涉及的二战史实是参阅袁滕飞写的《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为基础。

战争的理由

1、一战引发的导火索是源于仇恨。塞尔维亚不满奥匈帝国的殖民统治,想要追求独立和自由。追求独立和自由是正义的,但是杀死一个奥匈帝国的王储是没有什么任何意义的,这只是泄愤而已。泄愤也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欧、亚、非从此陷入战火之中。也许塞尔维亚也是有意为之,也许他看清了当时欧洲诸国对于发展迅速的德国充满了忌惮。惹怒了奥匈帝国,可以引出他背后的德国大哥。德国一旦出手,英法等老牌欧洲强国肯定不会任由德国一人坐大,想要打击德国的想法自然也可以师出有名了。果不其然,就这样,国家一个连一个,统统拉到战争的漩涡之中了。

下面摘录袁滕飞书中的一段有趣的对话作为这一小段的结尾。匈牙利驻美临时代办到美国国务院递交宣战书,美国对匈牙利非常陌生,当时美国值班的秘书也是一个新手,于是与匈牙利代表发生了以下有趣的对话:

问:谁在领导着匈牙利?

答:霍尔蒂海军上将。

问:那你们一定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答:没有,我们是内陆国。

问:那霍尔蒂将军的职务是什么?

答:他是摄政王。

问:哦,那你们的国王是谁?

答:我们没有国王。

问:美国、英国是你们的敌人吗?

答:不,我们唯一的敌人是罗马尼亚。

问:罗马尼亚?是我们的盟国吗?

答:不是,是我们的盟国。

问:罗马尼亚是你们的敌人,你们却和罗马尼亚结盟,一起向美国宣战。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事儿。

答:是的,你们美国人当然不会理解我们复杂而微妙的欧洲政治。

战争的理由

2、有人说一战其实是一场混乱战,一群人在乱糟糟强地盘。但二战却是非常清晰,尤其是二战发起国-德国,关键字就是复仇。

例证如下:第一,二战希特勒第一战闪击波兰就是因为,德国做为一战的战败国,根据《凡尔赛合约》给予新独立的波兰一条入海的通道,这个通道就叫波兰走廊。波兰走廊横亘在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之间,东普鲁士就成为了德了飞外地。我认为《凡尔赛合约》这样地域划分就像是给老虎喉咙里卡住一根刺,这根刺扎不死德国,只是恶心他。心疼波兰人民。

第二,德国军方认为一战德国的失败是由于国内苏维埃爆发了“十一月革命”起义在背后捅刀子。他们觉得今后只要团结一心,就肯定会卷土重来,于是希特勒这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和偏执狂就应劫而生。1941年希特勒对苏联的列宁格勒发动了猛烈攻势,扬言要把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抹掉、杀光居民,以毁灭十月革命的摇篮。苏联列宁格勒全体守军在生死存亡之际,爆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保住了革命圣地。他们的口号是“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烈宁格勒,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列宁格勒”。读到这个部分,我有些动容,想起很多中国的历史剧中兵家的一句箴言:哀兵必胜。战争胜利的因素并不在于兵器精良,士兵的士气也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一群红了眼睛,视死如归,想死拼的对手,真得是很可怕的。可能大家会说苏联和德国的军事力量是在伯仲之间。那意大利惨胜原始土著国家埃塞俄比亚、败于希腊、败于埃及的战役中就可以体现上面提到的这个原则。

意大利当时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武器,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和装甲车,而埃塞俄比亚连统一的军队都没有,只有属于皇帝的卫队和各领主的私人军事力量。武器主要是原始的长矛、弓箭、棍棒和少量枪支。力量对比如此悬殊,难怪墨索里尼狂叫:惩罚这些非洲蛮子,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同样的,面对守土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品质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有段记载非常感人,有个埃军的士兵身负重伤,他说:我快要死了,鸟儿会把我的尸体吃掉,但我并不痛苦,因为那是埃塞俄比亚的鸟呀。

意大利靠着欧洲国家的偏袒,占领了埃塞俄比亚。但为了确保这块新殖民地,每天要从本国输送大量补给以维持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驻军。欧洲列强占领殖民地的通常做法是:要那儿的资源、榨干殖民地人民的每一滴血汗。但埃塞俄比亚人不甘心被意大利人统治,天天挑铁路、拔电线、烧轮船,庄稼地烧了,也不让你拿走一粒粮食,变成意大利手中的一块烫手的山芋。

有点扯远了,话题继续回到德国。苏联方面的顽强抵抗打破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双方都遭到了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苏德双方就像二头恐怖的猛兽,互相瞪着眼睛、挥着爪子,张着血盆大口互相对峙,身边满是累累的尸骨。这就是战争,仇恨导致的疯狂。

3、发起战争的原因另外一种就是贪婪,例如我们的邻居小日本。在一战后维持世界格局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分赃不均,日本非常失意,想独霸中国的梦想破灭,这为二战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战中作轴心国成员的日本,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侵略和掠夺。他们的中心思想很简单:以战养战。

这里我想重点描述一下日本对于东南亚的战略。对于一个资源极为缺乏的日本,意识到没有石油等物资,侵略战争就无法进行下去。日本当局明白,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从中国撤兵,与美国达成妥协,停止对外扩张;第二再起战端,夺取东南亚战略资源。而东南亚在当时是英、美的殖民地,进军东南亚就等于向美英两国宣战。出于贪婪的念头,日本作出一个决定:偷袭美国珍珠港,毁掉美国在港内的舰队主力,随后不断组织进攻,不给美军积蓄力量救援东南亚殖民地。贪心不足蛇吞象的结果肯定不会是好的了,不义之师终将导致失败和灭亡。

战争的理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争的理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xm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