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大雨 23-28°
下午3点,正准备出门上班的时候,突然下雨了。
像汽车陡然掉进了大海,水从开着的窗口大肆入侵,或顺墙流下,或扑进房间。我手忙脚乱冲刺到各屋关窗户,如在房间乱窜的地鼠。
雨,裹挟着冰雹,来势汹汹,把外面的光亮都吓跑了。看情形,一时半会儿,我是出不了门,上不了班了。
站在窗口,看雨水夹枪带棒乒乒乓乓狂放的在玻璃上作画,一会儿是长江,一会儿是黄河,一会儿是树木,一会儿是花朵。
女儿在厨房盛饭。她中午给我们做了好吃的蛋包饭,自己却没有吃。现在,她说饿了。
她盛了一碗中午剩下的凉米饭,拌了些银条酱吃。银条酱里有没有银条?鬼知道。银条是偃师区,也就是以前的偃师市独有的一种蔬菜,长得像小时候在河边挖来吃的甜甜根。
我有点生她的气,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凉了,还用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零度的酱拌饭吃,把自己的胃当成铜墙铁壁,白瞎了我快20年来对她身体的精心呵护。
横着、竖着、斜着、歪着、远景、近景、中景......母亲拍了许多照片。这是她第一次吃蛋包饭,还是外孙女给做的。她没想到,从小养大,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十指不沾阳春水,戴着美甲的外孙女,上了大学后,竟成了上得厅堂进得厨房的女汉子。
雨持续下一小时了,朋友圈各种关于雨的照片和视频泛滥成灾:地铁口的沙袋、涵洞里的车辆、大马路上的泳者、小巷里的皮划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窗外,小学校门口的马路变成了长长的泳道,驰来的汽车到了这里,就生出一双白色的翅膀,也或许它原本就是变形的奥特曼与金刚,喜欢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窗台上的红雀珊瑚在雨中摇摆着,叶片被蹂躏的越发鲜艳,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洗礼。万箭齐发,多肉叶片上新发的嫩芽中了弹,被击落了些许,断柄在风雨里倔强的昂着头。金钱草仍不悲不喜,无雨有人浇,雨大它不怕。金钱,就算是草也有人喜欢。
快递到了,真不知道表弟怎么想的,老是给女儿寄鲜花饼。以前我总认为鲜花美,是用来看的。现在我明白了,鲜花香,是用来吃的。香,使它成了食材,更实用。
打开一盒菊花饼,给父亲和母亲每人拿了一块儿,告诉他们,还有桂花饼和茉莉花饼等待品尝,尝尝鲜,活一千。
“这有什么好吃的,不是和牡丹花饼一样吗?死贵死贵还难吃,为什么要买这种东西吃呢?”母亲说着拆开包装,闻了闻,咬了一大口。
“人家这种饼可好吃了,上次咱吃的啥馅呀?”父亲眯着眼看包装袋。
“玫瑰花馅。”我说。
“这是哪儿产的?”父亲咬了一口说:“我看怪好吃,我喜欢吃。”
“昆明产的,昆明鲜花多,饼的馅料全是鲜花鲜做的。”
“我还以为是洛阳出的。”父亲说。
“这鲜花饼吃着和洛阳卖的牡丹花饼有什么区别?”母亲一口吞下了剩下的半块饼。“从那么远寄回来的,路上得走多长时间,还新鲜吗?不会坏吗?”
父亲瞥了母亲一眼,一手托着饼盒接渣,一手把饼送到嘴边,咬一大口。
我也瞥一眼,没有回答母亲,站起来去厨房给女儿做西红柿炒鸡蛋。我不能忍受她吃凉饭凑合。
母亲和父亲从沙发转移到餐桌边坐着,看我进厨房忙,看女儿吃凉米饭。父亲说,他也饿了,站起来开冰箱。
“我想吃点面食。”父亲说。
“中午的糊涂面不是面食吗?你怎么不吃?”母亲应对很快。
中午给父亲买了餐厅做的糊涂面,父亲昨天说好吃,让今天再买。今天说太稠了,调料放的又多,没有杂粮面好吃,吃了几口就放下了。
父亲拿出昨天烙的韭菜鸡蛋盒子,让母亲给加热。母亲端着盘子站在烤箱前。
女儿眼疾手快,赶紧把空气炸锅打开,教母亲怎么使用。
西红柿鸡蛋炒好了,女儿让我给她再加勺米。说好的减肥呢?遇见西红柿鸡蛋,米得加量。
父亲双手拿着韭菜鸡蛋盒子,一大口一小口。
窗外,风把雨逼上了玻璃。冰雹是调皮鬼,在跳踢踏舞。
洗几个桃子,切成片放盘子里,如胡乱堆积的岩石。我给父母拿上水果叉。
吃着、聊着,雨声哗哗......
今晚,还能出去遛狗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