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本身就是目的,一起来呀~~2020年1月月总结

成长本身就是目的,一起来呀~~2020年1月月总结

作者: 终身学习的小薇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21:54 被阅读0次

按照跟群里伙伴约定好的,到了交付月复盘的时候了,昨天早上尝试动笔,感到很难受。

心里有些声音冒出来了“好难写好,你以前写了两年,也没见到任何改变”。

我不禁思考,写复盘的目的是啥?一定要按月来进行总结吗?只做每日反省,随时觉察不够吗?

这些问题,都没想明白。

现在不会再逼着自己一定为了写而写,没有好的点子,就先缓一缓,没有压力,保持写的乐趣最重要。

下午看了《心流》,万维钢老师给书写的序里有一段话:

人生要的不是最后终点的结果,而是每时每刻点点滴滴成长的过程。

成长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事儿。

成长也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的手段。

成长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

顿时觉得问题的答案我知道了,写复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成长,而成长没有目的,一直在成长本身就是目的~

那就来吧。

新年的第一个月结束啦!跨越了新年,经历、发生了很多事情。

继续尝试,制定目标VS“随心所欲”

这个月没有刻意制定计划和目标,回头看,竟然也做了不少事情。

● 阅读了8本书(历史上最多了)

● 听了很多音频:关于心理学和如何放下~

● 写完12月总结,重启周复盘,公号共更文4篇

● 学完好友赠送的睡眠课程,做了笔记,并开始实践,睡眠的确好些了~(朋友听说我睡眠不好,马上送来一门课程,超感动)

● 加入泡沫姐的复盘反思群,感受到分享和伙伴的力量

● 参加了一次线下整理活动,跟小伙伴一起交换旧物,分享整理的收获,被接纳和理解的感觉很好。

12月份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如何制定目标,过程中特别难受,内耗极大,实在进行不下去了。

罢了,还是放过自己,懒散惯了,允许自己慢慢来。

某天突然意识到,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别人做起来得心应手能实现目标,我做起来难受,制定详细的计划也许并不能更好地支持我实现目标。

再加上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还是决定跟随“大我”的指引,寻找适合自己的尺度。

不被学习资料和知识焦虑牵着鼻子走,以自我需求和特点为主导,自己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need-to-insert-img

如果真的想要,一定能找到很多资源

英语

一直以来很喜欢英语,工作中找不到使用的机会,只好默默憋在心里。

最近发现同样喜欢英语的小伙伴,主动邀请大家平常见面都说英语,或者微信上用英语聊天,感觉很棒~~

自己能够打造自己想要的交流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很是开心!

好友推荐了一款在线英语聊天的APP,尝试了一次,3个人聊了45min,好爽!!

工作

以前想要做很多事情,觉得很无奈,好像找不到资源和队友。

现在发现,其实我也可以为身边的小伙伴,哪怕就4~5个人,我可以从影响和带动一个人开始,跟大家一起分享,成长。

● 组织了一次小组会议。

○ 如何开好一场会议?既能让大家不是出于被迫,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又不流于形式,为了开会而开会。这是个值得继续学习的方面。不过还是先做起来再说,有想分享的就组织起来,看看大家的反应,下次再调整呗。这也是我的一个新尝试,很感谢小伙伴的积极配合。

● 组织了一次小组内3个人的分享活动。

○ 小伙伴完成了一个大项目,说了几句自己的感想,我说,那不然你想想,改天在小组内跟大家一起分享。没想到,积极的小伙伴当天干完活就主动提出要来分享。说来就来,我们在场的一共3个人,轮流提出自己的想法,聆听+反馈,收获满满。下班回去的路上,我把分享的内容转成文字稿,再反馈给两位伙伴,受到表扬,大家都很开心。

○ 收获两点:

1. 想要分享,就组织起来。哪怕只找到一个人,慢慢做,一点点搭建起来。不在于规模大小,而是培养分享的意识。

2. 分享后,立马把讨论的内容转成文字稿,再发给有需要的伙伴。不仅自己可以再梳理一遍,也可以给其他伙伴带来便利。

● 帮助一位新员工梳理工作流程。

○ 梳理完看到她状态好了很多,我也很开心。

○ 感受到自己也是可以对别人有帮助和影响的,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提炼工作重点方面的优点,可以用简单的话把工作要点讲透。

○ 一直觉得自己说话很直白,不懂修饰,看来用在对的地方,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学习: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反馈的重要性

● 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我有个习惯,会把一些认为很好的文章收藏在有道云里,文章太多,就又建立了不同主题的文件夹,分类存放。

以前收藏太多,实际看的太少,随着思维逐渐清晰起来,收藏的少了很多,每个主题下10篇左右。

某天闲来无事,想要整理下文件夹,看完了2个主题下的全部文章。

之前收藏的文章,现在再看,有收获的比例相对少了一些(说明我进步了,嘿嘿),每篇文章里都有想要保留的,由于是同一个主题的,很明显一些共同的关键词就凸显出来了。

我想到,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出这个主题下文章里所有想学习的要点,一张图包含所有文章。

如果每一个主题对应一个导图,那文件数量可以大大下降,在梳理的同时又巩固了一遍,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和还需学习的也更加明确。

这张思维导图,也可以说是在这个领域中,属于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型了。岂不是很赞!

通过上述不同主题的内容整合,又让我联想到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或是开始学习一门新学科的方法。

● 找出几本经典教材——归纳、提炼共同的观点

● 基本上就可以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重要的知识点了。

● 反馈的重要性

这个月越来越意识到反馈的重要性。

什么是反馈?

回想到以前的考试,其实就是一种反馈,是对我们考前学的知识点做一个测试,从而给我们的学习效果做一个反馈,这种反馈是以鲜明的分数直接显示出来。

通过老师的阅卷,我们知道哪里已经掌握了,哪里掌握的不够好,再继续跟进,就这样在一门学科上不断的往前走。

虽然大家都不喜欢考试,但如果十几年以来的校园学习中完全没有考试,或者任何的提问,那就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学得好,哪里学得不好,学习可能早就进行不下去了吧。

反馈不仅检验了学习效果,也给继续精进带来了动力。

所以,考试或者提问都是反馈,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

回到现在的成人学习中,没有了考试,也没人提问,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寻找动力,更持久的学下去?

反思我自己,之前做过的一些努力之所以没有长期做下去,很大原因来自于没有获得反馈。

● 什么样的反馈最高效?

○ 即时,精准,客观,包含下一步指导或提升建议。

● 怎样获取这样的反馈?

1. 多分享,把自己学到的分享出去。得先给个话题才能展开互动呀~

2. 寻找人生导师,大师的一句话四两拨千斤。同时也要尽可能的为对方提供价值。

3. 跟同侪伙伴一起成长~同伴的力量,成长的氛围很重要。

精神上的体验很丰富,觉察力突飞猛进

这个月开始竟有了心流的感觉。

回看发现工作时最容易出现这种状态,另外阅读、写作、做饭时也会出现。

感觉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担心,不焦虑,只是安心做好手头上的事。

无论外界环境多么嘈杂,事务多么繁冗,可以只与自己的内心相处,安静、平和的做事。很高效,很幸福。

有了觉察,同样的人、事、物,每天却有新的体验和感受,世界很新奇,生活很美妙。

坚信的会成真,想要的最终也会实现。

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们一起加油吧!

微信公众号:小薇的世界

相关文章

  • 成长本身就是目的,一起来呀~~2020年1月月总结

    按照跟群里伙伴约定好的,到了交付月复盘的时候了,昨天早上尝试动笔,感到很难受。 心里有些声音冒出来了“好难写好,你...

  • 关于“教师经典共读”社团的几点思考2017.5.28

    关于“教师经典共读”社团的几点思考 1.对于想学习、想成长的老师来说,学习本身就是目的,成长本身就是目的,通过读书...

  • 《心流》成长本身就是目的

    制卡心得: 今天把六章序言全部完成,对于同一本书,每个人的专业角度和感兴趣的点不同,叙事方式也全然不同。只看这六章...

  • 生活本身就是目的

    有人说生活是为了什么 生活本身就是目的

  • 关系本身就是目的

    忙里偷闲看了一期罗胖的启发俱乐部,听到一句挺有意思的表述:关系本身就是目的,原始出处是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 这句话...

  • 社会本身就是目的?

    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超级复杂的有机体,是没办法人为计划和干预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把如此复杂的社会类比成相对简单...

  • 热爱本身就是目的

    今天 降温了 练琴吧 ━━━━━─────── 10:56 ⇆ ㅤㅤㅤ ㅤㅤ❚❚ ㅤㅤ ㅤㅤㅤ↻ 发现 如今轻而易...

  • 关系本身就是目的

    最近,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关系本身就是目的”,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是罗胖在一次和陈海贤老师聊天的时候,听他说的...

  • 工作本身就是目的

    大部分人都是周休2天,每到周五下午开心的很,可到周天下午又心里堵得慌。 大部分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对于他们而言...

  • 生活本身就是目的

    生活不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陷入了对生活意义的功利追求。 我迫切的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本身就是目的,一起来呀~~2020年1月月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rf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