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跟群里伙伴约定好的,到了交付月复盘的时候了,昨天早上尝试动笔,感到很难受。
心里有些声音冒出来了“好难写好,你以前写了两年,也没见到任何改变”。
我不禁思考,写复盘的目的是啥?一定要按月来进行总结吗?只做每日反省,随时觉察不够吗?
这些问题,都没想明白。
现在不会再逼着自己一定为了写而写,没有好的点子,就先缓一缓,没有压力,保持写的乐趣最重要。
下午看了《心流》,万维钢老师给书写的序里有一段话:
人生要的不是最后终点的结果,而是每时每刻点点滴滴成长的过程。
成长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事儿。
成长也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的手段。
成长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
顿时觉得问题的答案我知道了,写复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成长,而成长没有目的,一直在成长本身就是目的~
那就来吧。
新年的第一个月结束啦!跨越了新年,经历、发生了很多事情。
继续尝试,制定目标VS“随心所欲”
这个月没有刻意制定计划和目标,回头看,竟然也做了不少事情。
● 阅读了8本书(历史上最多了)
● 听了很多音频:关于心理学和如何放下~
● 写完12月总结,重启周复盘,公号共更文4篇
● 学完好友赠送的睡眠课程,做了笔记,并开始实践,睡眠的确好些了~(朋友听说我睡眠不好,马上送来一门课程,超感动)
● 加入泡沫姐的复盘反思群,感受到分享和伙伴的力量
● 参加了一次线下整理活动,跟小伙伴一起交换旧物,分享整理的收获,被接纳和理解的感觉很好。
12月份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如何制定目标,过程中特别难受,内耗极大,实在进行不下去了。
罢了,还是放过自己,懒散惯了,允许自己慢慢来。
某天突然意识到,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别人做起来得心应手能实现目标,我做起来难受,制定详细的计划也许并不能更好地支持我实现目标。
再加上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还是决定跟随“大我”的指引,寻找适合自己的尺度。
不被学习资料和知识焦虑牵着鼻子走,以自我需求和特点为主导,自己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need-to-insert-img
如果真的想要,一定能找到很多资源
英语
一直以来很喜欢英语,工作中找不到使用的机会,只好默默憋在心里。
最近发现同样喜欢英语的小伙伴,主动邀请大家平常见面都说英语,或者微信上用英语聊天,感觉很棒~~
自己能够打造自己想要的交流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很是开心!
好友推荐了一款在线英语聊天的APP,尝试了一次,3个人聊了45min,好爽!!
工作
以前想要做很多事情,觉得很无奈,好像找不到资源和队友。
现在发现,其实我也可以为身边的小伙伴,哪怕就4~5个人,我可以从影响和带动一个人开始,跟大家一起分享,成长。
● 组织了一次小组会议。
○ 如何开好一场会议?既能让大家不是出于被迫,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又不流于形式,为了开会而开会。这是个值得继续学习的方面。不过还是先做起来再说,有想分享的就组织起来,看看大家的反应,下次再调整呗。这也是我的一个新尝试,很感谢小伙伴的积极配合。
● 组织了一次小组内3个人的分享活动。
○ 小伙伴完成了一个大项目,说了几句自己的感想,我说,那不然你想想,改天在小组内跟大家一起分享。没想到,积极的小伙伴当天干完活就主动提出要来分享。说来就来,我们在场的一共3个人,轮流提出自己的想法,聆听+反馈,收获满满。下班回去的路上,我把分享的内容转成文字稿,再反馈给两位伙伴,受到表扬,大家都很开心。
○ 收获两点:
1. 想要分享,就组织起来。哪怕只找到一个人,慢慢做,一点点搭建起来。不在于规模大小,而是培养分享的意识。
2. 分享后,立马把讨论的内容转成文字稿,再发给有需要的伙伴。不仅自己可以再梳理一遍,也可以给其他伙伴带来便利。
● 帮助一位新员工梳理工作流程。
○ 梳理完看到她状态好了很多,我也很开心。
○ 感受到自己也是可以对别人有帮助和影响的,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提炼工作重点方面的优点,可以用简单的话把工作要点讲透。
○ 一直觉得自己说话很直白,不懂修饰,看来用在对的地方,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学习: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反馈的重要性
● 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我有个习惯,会把一些认为很好的文章收藏在有道云里,文章太多,就又建立了不同主题的文件夹,分类存放。
以前收藏太多,实际看的太少,随着思维逐渐清晰起来,收藏的少了很多,每个主题下10篇左右。
某天闲来无事,想要整理下文件夹,看完了2个主题下的全部文章。
之前收藏的文章,现在再看,有收获的比例相对少了一些(说明我进步了,嘿嘿),每篇文章里都有想要保留的,由于是同一个主题的,很明显一些共同的关键词就凸显出来了。
我想到,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出这个主题下文章里所有想学习的要点,一张图包含所有文章。
如果每一个主题对应一个导图,那文件数量可以大大下降,在梳理的同时又巩固了一遍,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和还需学习的也更加明确。
这张思维导图,也可以说是在这个领域中,属于自己独有的思维模型了。岂不是很赞!
通过上述不同主题的内容整合,又让我联想到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或是开始学习一门新学科的方法。
● 找出几本经典教材——归纳、提炼共同的观点
● 基本上就可以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重要的知识点了。
● 反馈的重要性
这个月越来越意识到反馈的重要性。
什么是反馈?
回想到以前的考试,其实就是一种反馈,是对我们考前学的知识点做一个测试,从而给我们的学习效果做一个反馈,这种反馈是以鲜明的分数直接显示出来。
通过老师的阅卷,我们知道哪里已经掌握了,哪里掌握的不够好,再继续跟进,就这样在一门学科上不断的往前走。
虽然大家都不喜欢考试,但如果十几年以来的校园学习中完全没有考试,或者任何的提问,那就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学得好,哪里学得不好,学习可能早就进行不下去了吧。
反馈不仅检验了学习效果,也给继续精进带来了动力。
所以,考试或者提问都是反馈,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
回到现在的成人学习中,没有了考试,也没人提问,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寻找动力,更持久的学下去?
反思我自己,之前做过的一些努力之所以没有长期做下去,很大原因来自于没有获得反馈。
● 什么样的反馈最高效?
○ 即时,精准,客观,包含下一步指导或提升建议。
● 怎样获取这样的反馈?
1. 多分享,把自己学到的分享出去。得先给个话题才能展开互动呀~
2. 寻找人生导师,大师的一句话四两拨千斤。同时也要尽可能的为对方提供价值。
3. 跟同侪伙伴一起成长~同伴的力量,成长的氛围很重要。
精神上的体验很丰富,觉察力突飞猛进
这个月开始竟有了心流的感觉。
回看发现工作时最容易出现这种状态,另外阅读、写作、做饭时也会出现。
感觉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不担心,不焦虑,只是安心做好手头上的事。
无论外界环境多么嘈杂,事务多么繁冗,可以只与自己的内心相处,安静、平和的做事。很高效,很幸福。
有了觉察,同样的人、事、物,每天却有新的体验和感受,世界很新奇,生活很美妙。
坚信的会成真,想要的最终也会实现。
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们一起加油吧!
微信公众号:小薇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