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交际活动,越是隆重正式的场合,越是缺少不了演讲。很多人都在关注、学习和提升演讲能力,如果你对演讲充满兴趣,或者你对演讲有着一些困惑,今天的分享将会为你带去帮助和启发。

演讲,究竟是“听”还是“看”?
去年参加了“我是好讲师”大赛。看得出来,参赛的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无论是服饰还是面容上,大多都有精心选择和打扮,不过在这其中,也有部分参赛老师,就显得非常随意。
一位穿着松垮生活装的女老师走上讲台,头发披散,每每低头或转头时,头发便飘到了脸上,以至于演讲期间需要时不时甩头整理头发。后来,评委说到这一位选手,这位老师说:当看她如此轻浮地走上讲台,内心便有了一些“答案”。
演讲是授课中的一种形式,很多人总是固执地认为,上课时内容最重要,甚至会觉得,通过外在的形式去吸引学生,那是对自己上课内容不自信,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现在想来,这样的偏见真是令人汗颜。
如今每次上课,不论规模大小,我都会穿着正式、得体的服装。在学生们的课程反馈中,经常会有这样评论:看到老师走进教室,上课就仿佛有了一种仪式感。
“演讲,重在讲,演讲,应该是用来听,而不是用来看。因此,演讲者就要全身心放在如何讲好内容上,而不要过于关注在外在形式。”演讲,究竟是“听”还是“看”?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在上面的案例中,那位头发披散的女老师,固然课程内容不错,但是一开始便让人有了抗拒感,而评委则用了“仪式感”来进行对课程进行评价。
其实,演讲不是只用来看的,也不是只用来听的,而是综合了听觉、视觉、直觉等各个维度,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感觉,这种感觉最后决定了一个叫做“权力”的形成。
在《好好说话》这本书中,便有提到:演讲,是一个权力形成的过程,重在吸引、聚焦和引导,演讲者通过多种形式,最终获取听众的心理认可,再逐渐构建演讲者对听众的权力。
但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仪式感仅仅只是依靠服装决定的吗,它究竟来自于哪里?

什么是仪式感?
仪式感可以简单表述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所以,站在演讲台上是否有仪式感,便是展现出在你的内心世界里,是否重视这一次演讲,是否热爱这一个舞台。当然,这也就在一定程度解释了仪式感为什么重要。

在一次演讲课上,一位学生上台演讲。在他整场演讲过程中,传递出来的感觉,是一种极度的无所谓,甚至还会有一些上台时不情不愿的色彩。这让老师感到奇怪,上台演讲的请求,是这位学生主动提出,但为何走到演讲台上,却会有这样的呈现呢?
老师和他交流:“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态走上了演讲台?”
他说:“啊?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老师说:“在演讲时,你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感觉,你知道吗?”
他答:“天呐,这是真的吗?当时我可能是想营造一种平等的、轻松的氛围吧。”
如果你觉得有人在演讲时,有一种发自内心地不尊重舞台、不尊重观众,请你不要当下定论去苛责他,也许,他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无意呈现出了怎样的状态,就让我们误以为那是他的本意。
可见,提前学习和掌握心态上的仪式感,多么重要。那么,仪式感究竟通过了哪些途径得以展现呢?

首先,仪式感写在我们的心上。
心上的仪式感便是心态。心态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一个人在心态上是否有仪式感,真的能让人感受到。有些人到了演讲台上,让人觉得似乎是来“打酱油”的,而有些人上台,又会有一种炫耀的、标榜的姿态……这些都会给人觉得非常不舒服,觉得他没有仪式感,不尊重舞台。
心态上的仪式感是什么样子?记住一个词汇:荣幸。很多演讲选手上台都会说:“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没错,就是这里的“荣幸”。
荣幸是什么?荣是光荣,幸是幸运。
当你觉得光荣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是打开的,有一种肩上扛着责任的感觉,呈现出来的是神采奕奕、斗志昂扬,甚至所向披靡。那当你觉得幸运的时候呢?你的身上会散发出一种充满感谢、心怀感恩、尊重万物的光芒。
光荣和幸运,这两个词语刚好相互助力又相互制约着。你看,如果一个人只觉光荣而不觉幸运,就会给人傲慢的自负感;但如果单单只觉得幸运,又会显得太过卑微,不够大方。“荣幸”的心态,是台上仪式感的重要来源。

其次,仪式感写在我们的脸上。
写在脸上的仪式感,便是神态。“眼里有神,嘴角有笑”,要做到这八个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有多少人走上演讲台的时候,整个状态给人感觉不舒服,往往就是你脸上写着无欲无求、冷漠厌烦、不屑一顾,等等。
你知道吗?其实绝大部分时候,脸上的那些不好的表情,都是无意识的,它只是一种自然的呈现,换而言之,可能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给人带去了负面印象。
那么,从此刻起,请你重视起来,要选择站上舞台,就要在脸上写满神采飞扬。如何做到这一份神采飞扬?让你的眉毛上扬,让你的嘴角上扬,这两点都是你能控制的。如果此时的你,眼神还能再坚定一些,笑容还能再有力一些,斗志昂扬的状态便跃然眼前。

最后,仪式感写在我们的身上。
身上的仪式感如何描述?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便是:端庄。
端庄,就是你的服饰要得体,不要胡乱搭配、不看场合,也不要歪歪斜斜、衣冠不整;端庄,就是你的发型妆容要合适,不要随随便便,也不要浮夸荒诞;端庄,就是你的仪态要大气自然,不要畏畏缩缩、小里小气,也不要东倒西歪、群魔乱舞。
什么是端庄?端庄是端正、庄重。整体上来说,就是要挺拔、平衡,就是要不随便、不轻浮。就像一个人不会穿着睡衣去上班,也就不该把运动服穿到讲台上,把随性的生活装带到舞台上。
畅销书《小王子》中说,仪式感就是让此刻与以往不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只有让舞台区分生活,站在舞台上才会有更强烈仪式感。

总结
仪式感写在哪里?
仪式感写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心上要放满荣幸,荣是光荣,幸是幸运;
仪式感写在我们的脸上,脸上充满了神采,眼里有神,嘴角有笑;
仪式感写在我们的身上,穿着服饰、妆容打扮、举手投足,都要端正、庄重。
记住这三点,掌握这三点,用好这三点,演讲台上的仪式感属于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