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作者: 夏草萍萍萍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23:20 被阅读0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小品文,作者抓住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特征来写,这是一篇集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于一体的文章,字里行间中充满的是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2)反复朗读课文,以至背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设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然后根据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进行组内重点词句的梳理。

(2)情境导入法,问题导读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

教学方法:朗读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

2、学法指导:要体现文言文教学之特点,既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要注意字词句句落实。

三、教学过程

1、诗意导入

[说明]: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联系过去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同时简单的诗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解题。

[说明]题目易误,故作解释,并交代文体。

3、出示学习目标

[说明]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不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但是适当的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听读录音、学生齐读、学生个别读。

[说明]朗读,也是理解文意、品味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能掌握文章的字词及停顿,同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

5、小组活动,疏通文意。我采取组内自行读译,然后以竞赛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注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自己找问题共同解决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老师一人讲解的效果要好。

6、探究学习

这一环节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所以所设置的问题很关键。我所设置的问题连贯,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让每一学生都能理解。环节中我还设置了一个造句活动,这一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自主发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课文背诵

为学生创设背诵的情境,再次体会文中美景,及作者志趣,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8、课文小结

再一次概括了文章的主要特点,并对学生进行了情感培养。

9、作业布置

一堂完整的语文课,要具备听说读写这四个步骤。课堂中,我和学生们完成了前三个步骤,只有写还没有进行,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中,我就设计了扩写这一写的内容,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后反思: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我们教师要好好把握这个“度”,不能只用信息技术,但也不能不用信息技术。所以在理清本文内容时,我利用板书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过到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上的交流。

在教学本文完后,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作为教师没有做好范读这一点,总觉得自己朗读不够好。其实作为语文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 。

2、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够机智,对一些突发问题不能恰当地引导。

3、上课缺乏高潮。一堂好的课一定会出现高潮。

4、对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和接受的能力把握不到位。

5、授课时间分配不合理,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全文的翻译上,致使文本中的美和情的赏析没有时间进行。

相关文章

  •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

  • 答谢中书书

    1、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文中提到的...

  •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

  • 答谢中书书

    这一封小小的信笺不过六十余字,江南山川之美却溢于言表,研开四季,笔聚山河,陶弘景真实写出“欲界之仙都”的壮丽,而作...

  •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征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

  •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 ]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作者: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

  •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征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

  • 《答谢中书书》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积累雅词丽句 2.精读几句,尝试绘景怡情 3.精读一句,深入文本内心 4.再读全文,把握...

  • 答谢中书书

    壮丽的山川景色,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雅士讨论赞赏甚至为之倾倒。高耸的山峰直指云端,仿佛一座座插入云霄的高塔。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nw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