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林先生读苏先生

作者: 断鹂 | 来源:发表于2018-01-30 16:11 被阅读1767次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为苏东坡写的传记,是一位国学大师对一位豪情诗人的隔空致敬。本书史料丰富、语言流畅、叙事简洁、情感饱满、想象合理,让苏东坡的形象似伸手可触一般伟岸逼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眼中的大文豪、东方文化巨人。他的散文、诗、词、赋、书、画都是同时代的翘楚。

他的宽广胸怀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唐宋散文八大家里,韩愈、欧阳修、苏轼均被尊为文坛领袖,他们自身学识、品德俱佳,在提携后辈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可见,为文之人,当心胸和才学同时精进时,必会迸发出巨大的人格魅力。

一、最重要的文学贡献

谈到苏轼,文学贡献是要最先被提及的,开创新词风当居其首。苏轼的词数量不多,不及诗歌的十分之一,但开创豪放之词风,无疑是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早先的词,在闺中、青楼流行,且多写“艳情”,题材范围狭窄,难登大雅之堂,类似于现在的“网络文学”早期留给主流文学圈的印象。

传记云:“宋词之得以脱离柔靡伤感的滥调儿,要归功于苏东坡,至少他个人是做到了。”

创作上不拘一格的东坡先生,自是有诸多创意,以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创了豪放词风,从此,宋词地位急剧上升,在文学史上和唐诗平分秋色。人们常把辛弃疾和苏轼并称“苏辛”,作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豪放词里最典型代表当属《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实东坡先生的词一样可以把婉约演绎到极致,同一词牌《江城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东坡先生缅怀结发妻子王弗的悼念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功底。

此外,他的书法独树一帜,还创造了“文人画”,丰富了古典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思想体系

关于东坡先生的思想体系,是一个不得不探讨的话题。它既不是纯正的“儒系”“道系”,也不是完全的“佛系”,而是兼而有之,是儒释道思想混合的产物。

他温和谦让,又嫉恶如仇,为民请愿不顾个人安危;他也笃信清静无为,渴望得道成仙;他屡遭小人迫害,却从来不记恨别人,畅然豁达。总体来看,他是一个儒表、道骨、佛心的人。

三、政治观

苏轼的政治观,颇有道家无为而治的色彩。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向朝廷上书减免赋税和徭役,然后大力改善民生,深受人们爱戴。

要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政治观,就避免不了要扒一扒王安石变法。关于这次变法的意义,众说纷纭,支持者反对者均有。《苏东坡传》里,史料极为详实,可信度较高。

王安石虽然不拘小节,却是有大抱负的人。为啥要变法,很简单,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朝廷财务一直捉襟见肘。根本原因就是太弱了,对外战争十战九输,表面上是万国来朝,却年年要给来朝之国进献“岁币”,加上北宋“冗兵、冗官、冗费”的政治体制,导致国库空虚,国力羸弱。

如此奇葩的朝廷,也能存活近300年,真是刷新了人们的认知水平。

王安石力图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内精兵简政,对外打仗,扩充版图。当然,当务之急是要突破朝廷的财务困境。没钱就想办法赚钱,王安石不愧是经济学大师,放贷收租,赚取利息,无疑是来钱最快的,目标人群是农民,就是在播种季节来临之前,贷款给农民买农业资料,秋收之后再还贷给朝廷。简单来说,就是以农民为基础的国家资本主义,和现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着看,就能明白一二。

王安石不是空谈大师,早年他在陕西是有过成功经验的,算是小范围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也是他坚信变法能成功的自信来源。神宗皇帝年轻气盛,二人一拍即合。他们大概没有想到之后会遭遇这么严厉的反对。

基本有些阅历的老臣都站到了反对方,列举几位:司马光、韩琦、富弼、欧阳修、范镇、苏辙、苏轼,范仲淹。因为这些老臣明白,农民是靠天吃饭的,一旦天有不测,农民歉收,回本就是大问题。还有就是庞杂的官僚体系,到头来可能肥了吸血虫,朝廷获益有限。

王安石也是干练之人,反对者一律让位,拥护者上,于是臭名昭著的吕惠卿、李定、章惇等人站了出来。后果无需详述,北宋王朝的根基自此动摇,不到60年,轰然倒塌。

这期间,苏东坡一直在用自己朴素的政治哲学向朝廷进言,主张废除变法,虽然多石沉大海。不难发现,他思想里“民贵君轻”的儒家主张,对比那些损公肥私的朝廷大员,苏东坡的形象无疑高大得多。

苏东坡离开了一千年,又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他活在他的作品里。他是把“死而不亡者寿”演绎到极致的人。他是独一无二的。诚如林先生所言: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


附:东坡先生启发了我对写作的思考

1.天真、好奇、敏感

读了《苏东坡传》,我更加确信,天才作家必备的特质里,一定有天真、好奇和敏感。东坡先生身体里,住着一个孩子,他天真无邪,对大自然充满探索欲,总能发现周遭世界最纯净的美好,从他的诗词里不难发现。每到一个地方任职,他都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饮酒和游玩中度过,别人眼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他却能入诗。

诗、词、赋、散文之外,他还练习书法,并开创文人画这一门类,闲暇研究水利、美食,也成为专家。他似乎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和钻研。

在他眼中,众生平等。他可以给皇帝上言辞犀利的奏章,也可以给歌妓写温情的赞美诗。

2.勤奋

提到苏东坡,很多人第一个词往往是天才。其实不全然,他的勤奋也是非常人可比的。他所有作品加起来超过100万字,这在书写不甚方便的古代,是难以想象的,而且相当一部分是精炼的诗词。晚年被贬至海南,他很多时候是头疼没有纸可写。如果那时候可以无纸化写作,他可能会留下更多作品。

每次旅游完了,他要写个游记;见朋友了,要题诗纪念一番;想弟弟了,要写首词,寄托思念之情。他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现题材。

即便无事可做的时候,他也不忘记思考。曾经背过他一首非常无聊,又蕴含哲理的诗——《琴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3.博闻强记

背诵,是苏东坡出了名的本事。传记里记述了一件事情,说他晚年被贬至海南,带着儿子苏过,闲暇时让儿子读书,他躺着听。一次听儿子读《史记》,他居然纠正了几处误读。可以推断,他肯定是背下了《史记》,不然不会反应这么迅疾。其它古诗词自不必说了。

博闻强记,带给他极大的好处,让他写文作诗,常常信手拈来。而且他还可以化用别人的诗句,给自己的诗词添光彩。

他《浣溪沙》里的“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化用自唐朝张志和《渔父》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里的“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化用了唐朝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里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天衣无缝,毫无违和感。

我们现在写作,查阅典籍已经非常方便了,但还是应该有意识地去背诵一些东西,像诗词、成语、名言警句、一些经典段落……记住了,应用起来会更准确,写的时候能更快速,而且,还会激发灵感。

4.坚持自我,不迎合,自然流露

东坡先生写文,写诗,作画,最讲究自然天成,不事雕琢。另外,他绝对不写自己不想写的东西,古人喜欢找文化名人写悼词和墓志铭,终其一生,苏东坡就写过九篇墓志铭。

他有言在先,说不写就不写。他认为这样的文章,套话、假话、言不由衷的话太多,有曲意迎合之嫌。所以,读东坡先生的作品,真实是最直接的感受,极具美感。

现在很多人写作,常常看数据,有时候会刻意迎合读者,写一些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真相是,你永远只能让一部分人满意,还不如写自己想写的,给喜欢你的那一部分人看,达到真正的共赢。

相关文章

  • 跟着林先生读苏先生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为苏东坡写的传记,是一位国学大师对一位豪情诗人的隔空致敬。本书史料丰富、语言流畅、叙事简洁、情...

  • “读母校博士先花钱自证清白” 亲妈咋就不认娃?

    31岁的林先生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为了增添职场砝码,林先生打算读个在职博士,而且还想跟着硕士时导师读。...

  • 读《季羡林先生》

    三四天的时间,趁孩子睡觉的时候,我捧起张光璘教授写的《季羡林先生》,一本为季老写的传记,从这本书我了解一位...

  •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读...

  • 能用钱解决的事,尽量不用人情

    林先生与黄先生是大学时要好的室友。 林先生家在武汉,国庆期间,黄先生想去武汉游玩,打电话给林先生,林先生非常高兴,...

  • 林先生

    我一直有点遗憾自己出生在一个移民村庄。这里原是长江故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邻县迁徙过来很多农民,把这块小小的冲积平...

  • 林先生

    我叫他林先生,他总是回我 林小姐。 想当初在达瑞第一眼看到林先生,第一感觉就是,好有运动气息的男孩,满脸充满着善良...

  • 林先生

    1 林先生在微信上问我,“怎么样才能忘记一个人。” 我盯着手机好一会儿,才给他回复,“忘不了就想着吧。” 之后,他...

  • 林先生

    我行妄为路放诞恣情有你相与我执刻薄言温和珍重只你一句我醉荒唐酒你家门阶坦然自据此处别无他话 闻歌如晤 你让我明白温...

  • 善良,是家庭里最好的风水

    (一) 读林清玄先生的《海上明月》,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林先生带儿子去...

网友评论

  • 圆吉:作者也潜移默化地说明了苏轼是个“吃货”
    断鹂:@圆吉 :smile:
    圆吉:@断鹂不过图片上两道菜感觉好好吃,让人垂涎欲滴啊
    断鹂:@圆吉 这个不假,能吃能喝。整个北宋都那样
  • 山儿姑娘:正在看这本书,先学习了!
    断鹂:@山姑娘 :grin::grin:
  • 往事水迢迢:东坡的成就远不止这些
    断鹂:@往事水迢迢 轻轻点水而已,一部传记尚不能概括,何况一篇小文:blush:
  • 冷月花魂烘焙:那两盘菜好诱人啊,东波肉,东坡肘子,再加上你的文字,真是相得益彰啊:+1:
    断鹂:@冷月花魂烘焙 加上你的评论,此文更完美了。谢谢
  • 半夏微凉歌弦音:看看文章还有食欲啦😀,文章分析的非常好,谢谢分享。谢谢你为我的文章点赞,很荣幸遇见才女,请多指教,还要继续向你学习。女王节快乐!
    断鹂:@半夏微凉歌弦音 别删啊:grin:
    半夏微凉歌弦音:@断鹂 哈哈,对不起😥,就当是吧,让大家乐乐得了,一会儿别人看见我的评论都要笑了
    断鹂:@半夏微凉歌弦音 :joy::joy::joy:今天不是我的节日!
  • 川葉:十多岁的苏轼仰着小脸,用明亮又充满智慧的双眼望着母亲,甚至带着还有些稚嫩的声音对妈妈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

    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脑瓜子很是聪明,他提出了一个反问句,如果我长大了,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来反问自己的母亲。
    这是我最喜欢书里的一段内容,感触很深。

    大家想想如果是自己怎么回答:

    No.1,好儿子有志气,妈妈支持你;

    No.2,儿子你真不错呀,你这范叔叔也是好样的,可是有一样,咱们还是好好活着的好啊!

    No.3,别瞎说,什么死啊活啊的,老娘还指着你养老送忠呢,在家给我待着。

    其实哪一种回答都很难说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

    但是程夫人却很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

    什么叫人格教育?

    什么叫道德教育?

    什么叫思想政治工作?

    什么叫做潜移默化?

    什么叫做以身作则?

    这些我们在程夫人的言传身教上都看到,感受到了。

    苏轼这一辈子活得是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睛里不揉沙子。
    川葉:@断鹂 ????老师你在夸我?
    我是无意间听到这个故事,然后买了这本书,但是还是对这段有兴趣:sweat:
    断鹂:@paper_文 你厉害:+1:
  • 木土地:我以前也是苏先生的粉,可我知道他用一匹马换掉他的妾,我就怎么也喜欢不起来了呢?就好像那千古绝唱的李隆基和杨贵妃,知道是公爹抢了儿媳妇,怎么就觉着很恶心呢?:angry:
    断鹂:@木土地 伟人都有他那个时代固有的局限性:grin:
  • 浮生小姿:2014年我也买了这本书,此书最可贵之处是看后可提升个人思想,豁达的思想,宽广的心胸,对一个人真的很重要。
    断鹂:@浮生小姿 言之极是,格局决定结局。
  • 星尘星尘:好文配美食,活色生香,一起吞了
    断鹂:@星尘星尘 :joy:服了
  • 李靖和: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说于抚琴之人身上,当是耐人寻味,如同那句“君不知天高地厚又何谈学问”大智慧矣
    断鹂:@李祺易 :grin::grin::grin:是的,明白如话,又饱含哲理!谢谢欣赏
  • 傅青岩:苏东坡的旷达胸襟的确令人叹服,他的词《西江月》中: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首着实可爱妙不可言。
    还有对美食的钻研,会做会写制作方法;与佛印和尚的一些趣事也好玩
    断鹂:@傅青岩 这首词虚实结合,变幻莫测,确实妙:grin:谢谢欣赏
  • 徽韵蒹葭:正在读这本书,拜读啦,大大的赞👍
    断鹂:@徽韵蒹葭 精读收获更大
    徽韵蒹葭:@断鹂 这样的书我总是读得很慢,不读一个月都理不出头绪😂,向老师学习!
    断鹂:@徽韵蒹葭 :grin:希望能读到你的分享
  • 勿须书生:我最近也读了这本书,被东坡的人格吸引了。作者这篇文章不错,只不过有些配图不太配,跟文章毫无协调之感!
    断鹂:@河东朗 谢谢谏言:grin:我太爱美食,所以故意为之:smile:
  • d93b88e8f3e5:其实王安石变法的本意,苏轼多年后还是理解了,后来两人有过交往,苏言“从公已觉十年迟”
    d93b88e8f3e5:@断鹂 😊😊
    断鹂:@驿路烟云 他是给王安石讲述变法的恶果
  • 米苏闻:我发现你有一个本事,就是总能把复杂深奥的东西写的浅显易懂,无论多长我都能一句句读完,然后恍然大悟,觉得确实如此!
    断鹂:@米苏闻 :grin::grin::grin:是吗?我还没有发现自己有这本事呢!太开心了!谢谢:pray:
  • 米老爹:苏东坡大文豪,写他不好写。你却写了,而且写得潇洒!
    断鹂:@米老爹 老爹过奖了,我感觉只写出来了三成。:coffee:
  • 大漠孤雁_b188:老师文章棒棒哒,[赞],点击[ http://pinyin.cn/e130469 ]查看表情
    大漠孤雁_b188:@断鹂

    666,888……
    断鹂:@大漠孤雁_b188 666
  • 西坡公子:儒表, 道骨, 佛心, 总结的好!
    断鹂:@西坡 :grin:谢谢
  • 绛洞花王:我的眼全部都在红烧肉😝
    断鹂:@绛洞花王 :joy:服了
  • 陌上红裙:这篇有嚼头
    断鹂:@陌上红裙 去嚼原著吧,更有味道
  • 嗅梅:又读了一遍,作者所言极是。
    断鹂:@嗅梅 :grin:
  • 流觞曲水的_猫白:喜欢苏轼,主要还是因为我是吃货嘿嘿嘿,林语堂这本传记挺好
    断鹂:@流觞曲水的_猫白 :grin:深表理解
  • d52f9b5527d1:  你懂得越多,懂你的人就越少,走场的读者越来越多,走心的评论越来越少。你未必出类拔萃,但我相信你一定与众不同,只是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十块钱你买不来时间,但是你可以买到一万的阅读量,只需十块钱,你就可以跻身到更靠前的位置让众人看到你的作品。
  • 香梅1:你文中插图实在诱人!
    断鹂:@香语长9远 谢谢
    香梅1:@断鹂 图文并茂
    断鹂:@香语长9远 :joy:被图吸引来了
  • 梁早早:此文也极具美感:coffee::+1:
    在读《苏东坡转》,读的比较慢,其实我是奔着东坡肉来的:smile::yum:,在楼外楼吃了西湖醋鱼,竟然忘记东坡肉
    断鹂:@不到翁梁早早 谢谢:pray:没事,下次再吃,吃顶了也不好:grin:
  • 牙牙灬:“儒家,道骨,佛心”简单却透彻的评价,作者是真的读通了《苏东坡传》👍
    断鹂:@牙牙走过多少路:beers::beers::beers:感谢评论。此书很值得精读!:grin:
    牙牙灬:@牙牙走过多少路 在下很遗憾还未曾拜读,读过此文,阅读冲动又起
  • 彩缤:老师早安!🍵
    彩缤:@断鹂 😊
    断鹂:@彩缤 早
  • 彼岸晓吾_5c83:回美国时只带了这本书!有空就看!
    断鹂:@彼岸晓吾_5c83 值得精读
  • 晴雪凝:又看了一遍!老大真厉害!要是我看这本书,估计写不出这么好的书评。还引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孤陋寡闻,好像第一次听说。😂😂😂
    断鹂:@晴雪凝 哈哈哈哈,结合时政
  • 雪莉诗话:儒表,道骨,佛心。
    他很推崇陶渊明,
    但他知道自己做不到那样。
    他只有用出世的心来入世,
    他的核心思想还是道,
    官场是不得已的,
    但官场之外的人生是自己的,
    他率性而为尽情尽致
    佛和诗一样,是他心灵的安顿与解药。😃😃🙏🙏🙏🙏👍👍👍👍👍
    雪莉诗话:@断鹂
    你捏的好准!😄😄🙏🙏🙏👍👍👍👍👍
    断鹂:@L雪莉 逝世前他拒绝念经,证明他是道家思想
    断鹂:@L雪莉 解释到位:+1:
  • 无色生香:咋感觉对你最大的启发就是东坡肘子和东坡肉捏😂😂😂
    断鹂:@无色生香 :grin:嗯,因为食物千古留名,很是奇特
  • 竹露滴清响:喜欢苏东坡的 密州出猎 ,喜欢老师你的 天真、好奇、敏感!😊
    断鹂:@竹露滴清响 :grin:谢谢高赞,不过我自己感觉好像天真和好奇已经消失了,只剩敏感。
  • 巩心龙:好巧,我最近也在看林先生的《苏东坡传》。
    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他只求独行其是,一切付之悠悠,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断鹂:@巩心龙 是的,他活得非常通透!
  • 子皿悠悠:好文👍👍👍顺便还账😂😂😂
    断鹂:@子皿悠悠 :+1:政治觉悟高
  • 萧雨姑娘:天真最难得😊
    断鹂:@萧雨姑娘 是啊,大多被岁月无情地掠夺了
  • 末笑君子_零諳:好文
    断鹂:@末笑君子_零諳 谢谢欣赏
  • 孟小满:这篇不错,既有人物介绍,又有自己的思考
    断鹂:@孟小满 :beers::beers::beers:谢谢打赏,比较勇敢的尝试
  • 七间毛室:苏轼全才
    断鹂:@坏掉的收音机 是啊,文理皆通
  • 铁妩:敢碰苏轼,不简单。😊😊😊
    断鹂:@铁妩 初生牛犊不怕虎
  • 苏子瞻的Anrryer:同爱东坡,且枕边正有东坡传。自认其为世间完人。
    断鹂:@苏子瞻的Anrryer 无限接近于完美:grin:
  • 一路修行做老师:最近也在看这本书
    断鹂:@兰心苑 值得精读
  • 写意人:1.天真、好奇、敏感。
    句号多余,与下面不统一。
    断鹂:@写意人 你眼尖:+1:
  • 写意人:老大真是什么都能往写作指导上靠,厉害!👍
    话说,苏先生的再创作是否有“洗文”之嫌?😂
    断鹂:@写意人 :smile:
    断鹂:@写意人 不涉及经济利益,就是致敬:smile:
  • 南贝叶:看多了别人写的读书札记,像作者这样一本正经地列举全面的,确实越来越少了。苏轼是谁,光是鼎鼎大名的“东坡肉”,就足够让他名扬千年,然而,他还懂得很多,还很善良,想为人民做点什么。真正印证了那句,明明可以靠厨艺扬名,他却偏偏要靠才华。林语堂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大家,两个伟人隔空对话,断主寥寥数笔便将其中的精髓摘了出来,后面还谈了谈读完书后自己的体会,也是良心了。
    断鹂:@我是贝叶 :grin::grin::grin:自知资历浅,不能委屈了二位大师,只好字斟句酌了。
  • 东方润木:认真读完,学习一代大家的勤奋和努力,还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苏东坡让人敬仰,很喜欢那句“我更加确信,天才作家必备的特质里,一定有天真、好奇和敏感。”
    断鹂:@东方润木 :coffee:客气了
    东方润木:@断鹂 谢谢老师带我阅读:pray:
    断鹂:@东方润木 谢谢阅读,感恩我们的民族里有这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 晚来舟:每次看到苏东坡 心里就各种滋味都有
    为什么人一边有工作 一边还能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作得一手好文
    我每天都这么忙 也没啥成就:joy:
    断鹂:@甘婧 我觉得区别在思考:grin:
    断鹂:@甘婧 扎心了
  • 见伊:我想说,这么巧啊,我最近也刚翻开林语堂先生用英文书写又被翻译成中文的《苏东坡传》。
    断鹂:@见伊 这些特质我曾经都有啊:joy:如今只剩下敏感:sob:好可惜。东坡先生一生不变,太难得了。
    见伊:@断鹂 天真、好奇、敏感。这个我特别赞成,写文章的人,确实得具备这样的性格,我觉得你抓住精髓了。
    断鹂:@见伊 和女神同步,深感荣幸:grin:
  • 芳菲晚:也能存活近300年,也是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这读后感特高深,两个“也”稍稍……我就不赏了:smile::smile:
    断鹂:@芳菲晚 没有也,程度出不来
  • 养梦的兔子:但还是没有很大兴趣接触古人,尤其像苏东坡这样的政客,对古人可以了解却谈不上喜欢,纳兰除外。总觉得不能接受或片面欣赏他们的优点。或被时代所累,或被自己所禁锢。事事不得如意,所以也悲的多,怨的多。失了本我,失了自由便不再有任何价值可言。
    断鹂:@超级无敌可爱的北辰 :grin:
  • 养梦的兔子:这本书现在就在我的床头,之前看一半看不下去的书现在又拿出来看了,不知道看不看的下去。对于写人的书,一般都是先爱上这个人,在继续看这本书,很显然并没有对苏东坡产生很大兴趣。所以也不晓得自己到底有没有耐性看完。。。
    断鹂:@超级无敌可爱的北辰 读书不可勉强,要看自己看得进去的书。
  • 心里的那个舟:对苏东坡有了更深的了解👍👍👍
    断鹂:@心里的那个舟 谢谢欣赏
  • 龙泉出鞘:文章说开创文人画,结果配图来了盘东坡肉,大半夜的,不带这样啊。另外,可以考虑分成两篇来写。
    断鹂:@牧阳的后厨 :grin:看来分两篇写是不少人的看法了
  • 龙泉出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文章中:当然,首当其冲是要突破朝廷的财务困境。(此处用的不当)
    断鹂:@牧阳的后厨 改成当务之急了
  • 婉约的歌:苏轼词的数量不多,这句或应改为,苏轼的词数量不多
    断鹂:@婉约的歌 对,谢谢建议
  • 关土:会吃会玩,能写能画,品学兼优,唯有东坡。好文!👍😀
    断鹂:@关土 是的,神一般的存在
  • 嗅梅:我对苏先生的爱情婚姻比较感兴趣
    断鹂:@嗅梅 克妻:grin:
  • 好风似水:跟着断先生学苏先生作文
    断鹂:@好风似水 :grin:谢谢
  • 好风似水:《赤壁怀古》是不应该把词牌名“念奴娇”写上
    断鹂:@好风似水 那个病句看看
    好风似水:@好风似水 我明天翻书去😜
    断鹂:@好风似水 林先生也没写啊
  • 南英子::hibiscus::hibiscus::sunflower::sunflower:
    写得棒棒哒!威武,断主!
    断鹂:@廷熙雅锶 谢谢
  • 聿禾:老大把苏先生作榜样了,👍 我喜欢他的诗词。
    断鹂:@聿禾 有眼光
  • 拭血玫瑰:都是很厉害的先生:grin:
    断鹂:@拭血玫瑰 谢谢欣赏
  • 野猫爱鱼:✍✍✍👍👍👍🙏🙏🙏☕☕☕🌺🌺🌺🍎🍎🍎
    断鹂:@野猫爱鱼 当之无愧:+1:
    野猫爱鱼:@断鹂 断主,这样称呼我可承受不起呀😹😹😹😹
    断鹂:@野猫爱鱼 谢谢猫老师
  • 楚含笑:欣赏帅哥对苏轼的解读,真是有理有据,有实有证。其实我也非常喜欢他的词。也写过关于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词解。
    断鹂:@楚含笑 :grin:谢谢欣赏
  • 天河奔骁::+1::+1:
    断鹂:@天河奔骁 谢谢
  • 云清燕:老大,我建议,把“四、东坡先生启发了我对写作的思考”这一部分拿出来单独成文。东坡先生的人格魅力部分再成一篇。😄
    云清燕:@断鹂 :smile::smile::smile:
    断鹂:@断鹂 我再考虑一下
    断鹂:@云清燕 不了,启发的内容也很重要,丰满人物性格
  • 晴雪凝:我买了这本书,可还没开始看。
    断鹂:@晴雪凝 精读
  • 井底女蛙:林先生苏先生断先生我通通的喜欢,赏
    断鹂:@井底女蛙 :beers::beers::beers:谢谢
  • 一个悦己:最近正要重看
    一个悦己:@断鹂 嗯嗯
    断鹂:@一个悦己 适合精读:grin:
  • 霖山:写得真好!:+1::+1::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断鹂:@霖山 谢谢欣赏
  • 真小实:老实说一直不明白很多人爱老苏为啥爱的死心塌地,“儒表、道骨、佛心”。看了这几个词,有点明白了,这简直千古一完人啦!个人觉得还是跟林先生是苏先生的死忠粉有关,不过,能有这样骨灰级的死忠粉,也是一完人了。
    断鹂:@真小实 毕飞宇也是他的粉,他的粉份量都很足:grin:太有人格魅力
  • 真小实:“你永远只能让一部分人满意,还不如写自己想写的,给喜欢你的那一部分人看,达到真正的共赢。”高度认同!
    断鹂:@真小实 对
    真小实:@断鹂 要是真文人,恐怕总有点清高,写忠于内心的文字,不媚俗
    断鹂:@真小实 :grin:众口难调嘛
  • 沐沐周:发明东坡肉的时候,西兰花还没有被引进中国吧?照片差评
    孟小满:@沐沐周 吃货加细心
    井底女蛙:@沐沐周 哈哈
    断鹂:@沐沐周 :joy::joy::joy:遇到金牌吃货了
  • 七徽:东坡居士是我最喜欢的人,没有之一。
    断鹂:@七徽 赞同,我N年前被他圈粉,听了百家讲坛关于他的讲座。
    七徽:@断鹂 他太有人格魅力~😂
    断鹂:@七徽 竹桃苑一半人是他的粉丝,太厉害了
  • 红叶拂水:替他做人生总结
    断鹂:@红叶拂水 :grin:是的
  • 青于墨:无疑是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重要贡献之一。

    病句:最 就是 唯一
    断鹂:@袁小懒 好吧,你赢了
    青于墨:@断鹂 我说的是语病
    断鹂:@袁小懒 中兴宋诗也算
  • 文心剑胆:大师手笔。
    断鹂:@文心剑胆 谢谢阅读:beers:
  • 流失的青春:这么深奥的题材我是不敢触碰,老大厉害
    断鹂:@流失的青春 我也是大胆尝试
  • 月儿上山了:你连写了几篇有关写作的文,说得在理。
    断鹂:@月儿上山了 谢谢欣赏
  • 青于墨:咋着都能扯到写作上
    断鹂:@袁小懒 要不往医学上扯?别的也不会啊
  • 虬田:他妈的,一个是老乡,一个是偶像,不是逼我打赏吗?
    竹露滴清响:@虬田 哈哈!😊
    断鹂:@虬田 相当数量的文人是苏的粉丝
    追梦CEO:@虬田 👍
  • 白雪的心灵小栈:美食比美文抢镜😂
    白雪的心灵小栈:@断鹂 你见过长我这么瘦的吃货吗😂
    断鹂:@白雪的心灵小栈 吃货
  • 井底女蛙:这本书我也看过,喜欢,先生很厉害
    断鹂:@井底女蛙 :grin:
  • 鸣凤乔:坐沙发上吃肉😂
    我是一支笔:@断鹂 那时还没有咖啡,还是喝茶吧🍵
    来自星星的寒:http://www.jianshu.com/p/d1e920712e6b
    断鹂:@鸣凤乔 吃肉不能少了咖啡:coffee:

本文标题:跟着林先生读苏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ng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