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艺术之家生活家
尊老的人最有德,敬老的人最有福

尊老的人最有德,敬老的人最有福

作者: 关公文化彭允好 | 来源:发表于2017-05-23 13:43 被阅读156次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德。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与感恩知恩,饮水思源,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中华民族素以“礼义之邦”享誉海外,礼义,是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载体,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礼义文明集中而具体的人文体现,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淳朴、善良和智慧。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尊老敬老,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孔子说:“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源。”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基石,有了孝,家庭才会和睦,社会也会和谐。尊老敬老是中华传统仁孝文化的核心要义。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处世为人的第一法则。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论语▪学而篇》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石,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和孝,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的根本是孝梯,“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

孝悌之道扩展开来是“仁者,爱人”,将仁孝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不仅是孔子的大同理想社会,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人,不是独立于这个社会而存在的,而是守望相助,相互帮扶。老人,不仅为社会奉献了青春年华,为家庭奉献了全部心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美好的生活,舒适的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沧海桑田,无论人事变迁,老人都是心灵漂泊之后最后的港湾,都是教导人生方向的行动指南。

俗谚云:“敬田有谷,敬老有福。尊老敬老,如获珍宝。”老人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百科全书,老人还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言传身教给年轻一代做人处事的道理,传递给我们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敬老尚贤的传统美德一直为古往今来的贤者名士所推崇。既有周文王拜70岁的姜太公为师,得享周朝八百年天下;也有张良圯桥三进履,成为汉初三杰。

张良圯桥三进履的故事讲述的是张良在圯桥上遇到一个老人,老人三次约张良夜间桥上见面,并把破烂的鞋故意掉到桥下,让张良捡来给他穿上。张良通过考验后,他授予张良兵法,使得张良在辅佐汉高祖刘邦时运筹帷幄,立下汗马功劳。

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完整地记叙了这个故事: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半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尊老敬老不仅只是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道德标志,是人类社会不断滚滚向前的不二法门。繁衍生息,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人人都从幼年童年时期中过来,也终归有垂垂老矣的那一天,尊老敬老不仅是为现在的老者尽反哺回报之义,也为我们垂垂老矣树立儿孙的典范。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善待老人也是善待自己。

中国自古就有“投之木瓜,报之桃李”的道德古训。传统文化也把尊老敬老的行为准则诉诸于知恩图报的人情事理之中,不孝父母者难言对国家、对社会、对职业、对岗位的忠义,不尊重他人父母者难言对他人、对伙伴、对客户、对合作者的仁义、信义、侠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世俗生活中是公认的美德,是“义”的重要内容。不尊老敬老,不心怀感恩,义从何处来,又从何处体现?所以,关公文化虽然以“义”为核心,但是仁孝敬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道德指标。

中国人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以孝吾老之心推及敬天下老人之情,才是关公文化的孝义之道,仁义之本。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相关文章

  • 尊老的人最有德,敬老的人最有福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德。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与感恩知恩,饮水思...

  • 有德,有福

    有个好母亲对一个家庭至关重要。这个好,与美貌、学识、财富、地位、经济收入都没有绝对相关,但她们的共同点是:明事理,...

  • 最狠心的人最心软的人

    我是最狠心的人 你是不是最心软的人 华侨给我发语音在藏民家说是怀念重庆的火锅可语音的味道是零下和两天未洗漱的疲惫 ...

  • 敬老,爱小

    听说,敬老爱小的人才有福气。 因为,老人和孩子都是弱小群体,善良的人才会真正做到尊敬疼爱他们,如此,善良的人又怎么...

  • 尊老敬老

    这不是马上要到重阳节了吗?每当到了重阳节,我们都会想起到敬老院去尊老敬老。今天我们班将召开尊老敬老的主题班会。...

  • 2018年3月25日 周日 天气晴 厦门路小学二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接力传承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

  • 2018-12-13

    有德即有福,无瞋即无祸。 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德为福基,福为德枝。 有福者非有德,有德者必有福。 瞋为祸之门...

  • 千姿百态的退休生活,你是哪一种?

    这个段子,是我至今看到的、最形象、最逼真、最生动的描绘了退休大军的人生百态。 人生有福到退休, 无拘无束得...

  • 退休百态图

    形形色色退休人,有点意思。这个段子,是我至今看到的、最形象、最逼真、最生动的描绘了退休大军的人生百态。 人生有福到...

  • 退休生活百态

    形形色色退休人,有点意思。这个段子,是我至今看到的、最形象、最逼真、最生动的描绘了退休大军的人生百态。 人生有福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尊老的人最有德,敬老的人最有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nw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