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年少之慈悲

作者: 何不懋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23:39 被阅读7次

其实只如山间薄雾,遇见也迷离,不见也迷离。

式微

从前认为“初恋”应当是第一次的恋爱,第一次觉得可以去信任一个人并和他结成“同盟”,思想和魂灵融为一体,假装永远不会分离。后来慢慢理解体悟,忽而觉得初恋不是确立如陈奕迅《积木》歌词所写的关系,而是一种欢喜。想见你,于是欢喜;见到你,同样欢喜;等你,仍然欢喜;回头看你,依旧欢喜……像是把所有心跳的声音都铺在你来时的路上,一时间四季更替,无问东西。

到底“初恋”是怎样一种的感觉?一场到达指尖的电击?每个细胞乃至生命鲜活的倒影?其实,只是生命里平凡的际遇。十五年前或许遇见你,两家门前柳树常荫;十年前或许遇见过你,五六年级楼梯口,小小的人一粒粒地拥挤在一起;五年前遇见过你,月色正好,你变声时候有些沙哑的嗓音,爱哼老旧的歌曲;后来遇见你,你手中的香烟灭了又明……我们在生命中忽然的遇见,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开始不太明白,长多大了都不明白。直到一个记不清日子的夏天,我看见蜻蜓飞触过的水面。

“初恋”,出于喜欢而止于喜欢。就像隔着星汉银河总觉得尚能挖掘发现整个宇宙的秘密,却在基于好奇的探索之后发现世间一切没有最终的谜底,于是,未知变成生命中继续的未知,而所得就沉在心底,不痛不痒,春风吹又生……如你的存在,如对你那般感情的存在,任时间顺流逆流,以任何的方式流,不遇见你的时候,四季更替,没什么不能照常进行,遇见你的时候,仿佛又能看见少年时的星空忽明忽暗,美好的事自然却又不那么确定的发生……

冯唐说:“有时候,人会因为一两个微不足道的美好暗暗渴望一个巨大的负面”,就像曾经遇见过那样一个你,就不想长大了,就想溺亡在那段时光里了,就想把一切琢成一束永恒的光。有人把初恋看作是神圣的回忆,其实,只如山间薄雾,遇见也迷离,不见也迷离,没有回忆,只是偏执。

初恋——不是“不堪一击又千变万化”,而是“忘记天地,仿佛也想不起自己”,是年少之慈悲。

相关文章

  • 初恋——年少之慈悲

    其实只如山间薄雾,遇见也迷离,不见也迷离。 从前认为“初恋”应当是第一次的恋爱,第一次觉得可以去信任一个人并和他结...

  • 年少初恋

    有时只希望,只单单是我的痴心妄想 这样起码只有我一个人 而不是有缘无份,双双遗憾

  • 惜缘随缘

    朋友年少时,在远方求学。异地他乡,偏僻寒冷,校园里,同窗之谊融洽,来来往往中,初恋滋味溢出,超越同学情之缘值得珍惜...

  • 记第一场春雨

    遇见你 像年少的欢喜 又如初恋般的甜蜜

  • 为什么初恋总是难忘的?

    每个人初恋的时候,大都是青春年少时,那时因为年轻,相对比较纯情,初恋时都很年轻,初恋时不太懂得爱,朦朦胧胧的,初恋...

  • 48岁的她勇敢寻找失联27年的初恋,多年后的他们能否再续前缘?

    “初恋”是个让人遐想联翩的字眼,因为初恋总是和青春年少在一起,初恋总是和年轻不懂爱联系在一起,所以初恋往往都是夭折...

  • 《不正思维不正问》-二十三课总结

    1、是否感受到世尊的慈悲?若有,这个慈悲的定义是?若无,原因是什么? 佛教=慈悲之教 我佛慈悲,众生愚悲 慈悲的定...

  • 曾经年少

    年少时,不懂爱,伤过人, 有个初恋,还有一个疯狂喜欢的人, 爱而不得~得之不爱 懵懂的交往, 都是明知我不喜欢还想...

  • 慈悲由近及远

    文|净宗法师 慈悲本来是无分别的,所谓怨亲平等,但此境非一蹴可就。 佛菩萨之慈悲,如日光,普照大地;凡夫人之慈悲,...

  • 慈悲由近及远

    慈悲本来是无分别的,所谓怨亲平等,但此境非一蹴可就。 佛菩萨之慈悲,如日光,普照大地;凡夫人之慈悲,如灯光,先照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恋——年少之慈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qy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