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的简要介绍
定义
众筹,英文名称为crowdfunding,根据牛津词典对众筹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平台,通过向公众募集众多的小额资金以实现某个项目或者风险投资的行为。
构建众筹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有项目发起人(筹资人)、公众(投资人)和众筹平台。
对于筹资人来说,众筹是一种融资行为,具有融资门槛低和融资成本低等优点。
对于投资人来说,众筹是一种投资行为,无论任何情况下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相比,众筹所涉及的个体投资者是不专业的,大部分人都没有专业能力去判断融资者的可信度、履约能力(无论是提供奖励或者产品的能力还是提供财务回报的能力)和违约风险。
分类
一般而言,众筹可以分为债权众筹、股权众筹、回报众筹和捐赠众筹。
债权众筹是投资者用一定的资金暂时换取项目或公司一定比例的债权,之后再收回对应的本金和利息。
股权众筹是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后,从项目或公司得到一定比例的股权。
回报众筹是投资人在对项目或公司投资后,获得项目的产品或服务。
捐赠众筹是指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无偿捐赠。
区分众筹的分类对于理解众筹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股权众筹和有利息借贷类众筹一般被认为构成证券发行而应当受到证券法的监管,而其他众筹模式则不然。
不同的众筹模式,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都不同。
对于捐赠众筹来说,投资者更多的关注的是项目的公益性和慈善性。
回报众筹关注的是项目发起人(融资者)提供预售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而证券类众筹投资者获取回报的关键在于项目或者企业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而这一预测与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和内部控制等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在众筹中不可以得到。
虽然其他众筹模式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但是证券类众筹由于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判断投资项目的可靠性,所以证券类众筹放大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中心化平台实现流程

众筹的风险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信息在交易主体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或者说交易中市场主体所拥有的信息量存在着差异。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1.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项目发起者(融资者)的角度来看,融资者了解自己企业产品的全部信息,为了吸引投资,融资者可能会选择性的传递这些信息,对于企业和产品负面的消息可能会采取遮蔽等方式,对于融资有利,能增加投资者信心,则会积极宣传甚至夸大扭曲。这种优势反过来也会给融资者的欺诈行为提供激励,“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发生,各种法律风险随之增加。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无法全面了解融资者的全部信息。在众筹关系中,项目发起人(融资者)一般都是处在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或者个体投资者,这些融资者具有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较差。如果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对这些企业进行调查也许能弥补一部分信息不对称。但是,众筹的投资者面向的是公众,他们缺乏识别风险的能力和经验,进行调查的成本又很高,更多人选择的是搭便车和随大流,缺少基本的风险防范意识。
2.平台与投资者、平台与融资者信息不对称
众筹平台连接项目发起人与投资者,为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在利益的驱动下,平台可能隐瞒真实信息以促成交易,是投融资双方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对于投资方来说,平台虚构融资消息,隐瞒关键性消息,引诱投资者进行投资,平台自融就是典型的代表。
对于融资方来讲,融资方对于平台的管理能力和风控水平不了解。
区块链+众筹的优势
1.去中心化
传统的众筹平台是一种中心化的结构,系统的共识由中心决定,各参与方需要服从这个中心所制定的规则,各参与方与平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而在基于区块链技术设立的去中心化的众筹平台上, 能有效降低由平台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更进一步的是,去中心化的众筹平台可以通过发行代币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众筹中来。
2.信息透明化
区块链所储存的所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不论是项目的发起人和投资者。项目发起人筹集的资金的流向可以被追溯,这样大大增加了问责的可能。投资者信息的公开有助于识别融资者自融大额资金,通过羊群效应引诱投资者投资的行为。这能大大降低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众筹平台的一些初步构思
发行代币
项目发起人:上传企业登记文件 各种身份证明文件
用户管理:
项目中心 :进度
智能合约:
筹集的资金不能一次性到达项目发起人,通过投票的方式确认项目进度,只要百分之51以上的人确认进度后才能把下一部分资金给融资者,如果没有51%以上的通过,资金通过代币的形式给投资者。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