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汉代董仲舒对儒家改造后的产物,而它最早是法家韩非子的说法: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与儒家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相反的,前者认为大臣在君主面前,儿子在父亲,妻子在丈夫面前只能驯服,不能反抗才是常道,才是对的。后者强调的是首先君要像个君,臣才能像个臣,父要先像个父,子才能像个子,所谓子不教,父之过。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法家很像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吴起、商鞅、韩非子、李斯都是些没下场的。
所以说,如“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般说法源头是法非儒。
回头看,许劭评价曹操的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还真的很儒,民意即天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