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花深处影评

百花深处影评

作者: 白席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15:10 被阅读0次

  这篇电影短小精悍,短短几分钟就将北京新旧两个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形象的表现出来。

      影片多处含有对比,开头就先仰拍雄伟的高楼大厦 与后来带有“拆”字的残垣断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然出现的冯先生的做派“他们都叫我冯先生”和搬家工人的“给钱我们就去”也是一处。冯先生代表老北京人,老北京人的礼数做派刻在骨子里,即使他疯癫了,也任然不会忘。搬家工人代表新时代的人。咬着笔帽,漫不经心的回答,也许这就是导演眼中现代人的模样,凡事都要有偿而为。

    后来他们前往百花深处,路过带有拆字的旧房屋和现代化建筑。这里模拟冯先生主管视线拍摄。冯先生探出车窗四处张望,四周都是他不熟悉的景物,还有搬家工人的对话“只有老北京才不认识北京呢”更添了几分尴尬,老北京和新北京文明之间的碰撞乍现。

    来到百花深处,冯先生站在荒凉的坡上示意工人来搬家。工人认为遭到戏弄离开,在车内工人透过后车镜看着冯先生孤独的身影。随后工人接到同伴电话,知道冯先生的疯子身份。为了要车钱他们又折回并帮冯先生搬家,工人们小心翼翼搬着不存在的家具,显得滑稽又搞笑。

      影片景别运用大量远景,明确了事情发生的背景,交代环境。运用近景刻画面部表情,表情上的细节得以展现,从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全景景别展现出画面在人物中的动作,又能体现出人物所处的环境。

      后来铃铛跟档子的结合,应该是导演的故意安排,让新旧两种文明进行大碰撞,看会撞出什么“怪胎”。百花深处象征的是巷子文化,是我们正在逐渐消失的老北京。

      新时代的人,如那个骑洋车的人。他看工人们搬东西的眼神,像看怪胎。他正是新时代人的一个缩影,他们不理解旧文化,不理解冯先生。新的代替旧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旧的东西依然有值得可取的地方,正如这逝去的老北京和我们华夏应该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 百花深处影评

    这篇电影短小精悍,短短几分钟就将北京新旧两个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形象的表现出来。 影片多处含有对比,开...

  • 百花深处

    文/李远红 看不见的足迹 在百花深处 深深浅浅的巷子 青石铺就的小路 一路前行到人迹罕至处 风景也变得不再熟悉 只...

  • 百花深处

    我应在江湖悠悠,饮一壶浊酒,醉里看百花深处愁。

  • 百花深处

    文/李十八 “……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人说百花的深处,住着老妇人,犹在痴痴等,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

  • 百花深处

    数伏天,阵雨是最好的。前一刻骄阳似火,明晃晃地人们都眯起来了眼,下一秒天就阴起来了,头顶上的云浓烈而厚重,转眼看天...

  • 百花深处

    旧颜消散难再复,往事留不住,独行何必问归处,百花乱脚步,思绪如血,尽染身后路

  • 百花深处

    日日出游日日新 天天看景天天醉 百花深处游人影 捻罢桃花扶杏花 海棠依旧沁心扉 湖水微澜映柳枝 玉兰迎春随风去 树...

  • 我躲在记忆的深处不愿离去 ——电影《百花深处》影评

    《百花深处》是《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上半部的压轴片,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作品。《百花深处》是《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中...

  • 当我喝豆汁儿时我喝些什么

    那天我是先去的百花深处胡同 这个有最美名字的胡同 其实从百花深处出来以后 我就去了护国寺小吃街 虽然和百花深处特别...

  • 斗百花•百花深处

    吹落山林飞鸟,饮尽相思成调。 梨开千树雪娇,摇洒一地哀悼。 花事荼靡,瑶琴慢捻宫商, 自有灵犀玄妙,挥墨平添俏。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花深处影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xb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