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很多人可能不信,健身是一件会上瘾的事情。健身的人和不健身的人的区别,只在于一个开始。一旦开始健身并坚持几天之后,就会发现放弃健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当谈起健身的时候,可能最常见到的反应就是赞赏然后不认同,就像孔子所说的“敬而远之”。像对待很多事情一样,我明知道这件事是好的,也是值得赞扬的,但是我就是不做。
开始健身之后就不一样了,健身不再是先前所想的好习惯,反而成了一个坏习惯,众所周知,只有坏习惯才戒不掉。健身几天就能给身体提供很多的多巴胺,也叫欢乐因子,而健身的痛苦只在那健身的个把小时之内而已。用个把小时的不舒服,换取二十四小时的舒服,任谁想都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当身体开始加热,这时候四肢还没有感受到欢腾的血液带来的热量,整个人还是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的。夏天,人的身体很热,冬天,人的身体很冷。加热之后,四肢更剧烈地运动起来,血液像脱缰的烈马,在狭窄的血管里飞驰,很快就走遍全身,然后回到强大的心脏,心脏因为外界的运动也变得活力十足,一股脑将血液又泵出去,周而复始,很快身体就被血液涮得发烫。这时候,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身体都会变得暖和,就算严寒天气也无法让人再畏惧寒冷。
随着动作的不断变换,汗水偷偷露头,然后一颗一颗排着队从毛孔里钻出来。它们的动作快但很温柔,即使再去留心感受,也无法察觉它们钻出毛孔有什么刺痛感,或者灼烧感。它们就像冒出水面的水泡,咕嘟一下就出来了,不在皮肤上长久停留,就扑簌簌地落到地上,打湿瑜伽垫。它们常常是一串串出发的,如果突然停止运动,低着头看着地面,很快地上会出现一大滩的汗水,我常常惊讶,我怎么有这么多水滴出来,会不会脱水啊。
实际上,运动确实会让人感不到寒冷,不过这只是一种幻觉,更像是身体撒的一个谎。在运动之后,人的体温并不会上升,反而是下降的。所以运动员在比赛前的热身运动,一定不能过于强烈,否则会造成体温过低,尤其是游泳运动,之前奥运会发生过这种悲剧。另外,剧烈运动因为大量水分丧失,也确实会造成一定缺水反应,所以健身之后一定要注意补水和电解质。
在我看来,健身和打游戏有点相似,也是一个逐级上升,打怪的过程。比如刚开始锻炼的时候,做了几十个开合跳,外加几十个深蹲,感觉身体非常乏力,后来由于心率过高,不得不停止了运动。但是第二天再练,发现前一天的运动课程能够勉强做完了。再过几天,发现之前的运动课程轻轻松松做完之后,竟然还有多余的体力。虽然头上没有一个等级条,但是我知道这是等级上升了,一开始都是青铜,现在至少是个星耀了。
健身这件事还是要坚持,但是提到的那些注意事项我也会注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