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早起床就到厨房将红豆,莲子、百合、小米、黑米、糯米、花生、红枣等,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泡上所有的原材料。今天是腊八节,北方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从小在南方僻静小镇长大的我,居然对腊八节一无所知,直到去年在朋友圈里看到北方的朋友们分别晒出腊八粥时,顿时怦然心动的我立即行动了起来,感觉味道还真不错。

下班后,将所有泡的原材料倒进小砂锅里,先开大火煮,然后再开温火慢慢熬制直到腊八粥粘稠关火。在慢火细熬粥的过程中,顺手煮了一点上周才从乡下带回家的新鲜腊肉,煮熟后切片装盘,又用清水煮了点素白菜,摆在肉片旁,一碗内容丰富的腊八粥加几片腊肉与一小点青菜,就成为了我的晚餐。

为增添过节的浓厚感,我选择在餐桌上用餐,还特意铺上吃牛排的布垫增加气氛,放上音乐,尽管是独自一人用餐,心中的幸福感也顿时油然而生,近段时间正在学习剪辑小视频的我,也不由自主的剪辑了小段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制作流程,随手发到了朋友圈里。回想曾经,刚接触制作小视频的艰难历程,可谓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有满心的期待,也有痛苦的挣扎,最终还是一一步步的学会了最基本的视频剪辑。常听说,努力学习成长,本该一种生命体现。在闲瑕的日子里,若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到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旅程中,才可能造就乐观阳光的性格,自古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之说,若输入不输出不结合到生活中,想来气自华也应少了一些灵动吧!

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到腊八粥的来历,我特意百度得知有关腊八粥的前世今生: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腊八粥来自印度,它的普及与佛教有关。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路旁,被一个放牧姑娘发现,姑娘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准备救他。可姑娘家境贫寒,家里种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但姑娘心善,她将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脯,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这碗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
因此,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而腊八粥也称为“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化缘得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慢慢地,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也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着一年的大丰收,来年也必将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此祝愿到访的简友们,腊八节快乐,万事粥全,事事如意,2022年一切顺利,心想事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