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真实的体验戳中广大家长的心窝,那就是每个学期中陪娃做作业这件事,经常会有各种现实接地气的语言,体会广为传播。各种段子,表情包都会纷纷被转发。我们今天从陪娃做作业谈起,谈一下陪着娃一起成长的苦与乐。
0-2岁,新生baby刚刚来到人世,所有的一起都需要我们父母的帮忙,饿了需要我们才有奶喝,困了需要我们抱抱哄哄才会睡觉,甚至他连翻身,爬行都需要我们的帮忙。这时候年轻的父母即便曾经有再多的脾气,也得收敛,用尽一切的耐心去照顾他。网络上有一个很实在的话:“想要改掉公主病,少爷病,生了娃就都解决了。”是的,为了父母,总不能跟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娃蛋计较吧,再怎么生气,若是他哭得更厉害了,最后收拾烂摊子的还不是自己,再怎么先处理了问题再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会翻身,会坐、会爬、会走、会跑、会跳的时候,你就会不断地发现惊喜,孩子一天一个样,天天都会给你不同的体验,经常弄成成人们捧腹大笑,那时候为人父母的感受都是欣慰的。
2-6岁,随着孩子的各项功能都发育到位,也都已经能跟我们流畅对话,并且经常模仿我们的言行,孩子气的语言,呆呆的表情,笨笨地行动,都经常让我们哭笑不得。但是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又经常会尝试边界,做一些明明大人们反复强调不允许的时候,求新鲜,尝试危险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天性,也时常让我们无可奈何,甚至有时候恨不得拍自己胸口,咋能这样啊,怎么孩子就是这么不听话,这么调皮。真想把孩子扔回去回炉再造,殊不知就算回炉再造也还会如此,因为炉子还是哪个炉子,火还是哪个火。

6-12岁,孩子有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了,有老师、有同学的陪伴与参考,开始越来越独立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们今天提到的:陪娃写作业。开始陪娃读书,陪娃做作业,自己已经撂下二十多年的书本又一次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脑袋那个蒙圈,“怎么现在孩子学的内容与我们的不一样,很陌生,超纲了!”。其实还真不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就是应付考试,得过且过,现在过了多年再回来看见这些知识,当然陌生啦!在这个基础上去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嫌弃孩子做作业慢、经常被孩子的答案气倒,抱怨学校老师把检查功课的任务落到家长处。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气得胸口痛,什么心脏病!高血压!骨折!都与陪娃做作业有关的。
全都经历过的爸妈们,请深呼吸一口气,冷静冷静!
为什么亲生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要受到如此不一样的待遇?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照顾他的吃喝拉撒时,就算再苦再累也熬过去了,因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都需要我们的照顾,所以我们倾尽自己最大的耐性与时间陪伴孩子,照料孩子。即便孩子再捣蛋再调皮,那也是因为他聪明、他伶俐,所以做一些危险的行为也只是不断制止,拍自己胸口,只能无双手表示无奈。但是为什么到孩子上学后,遇到做作业的问题,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吐槽呢?
孩子上学了,他就立即学会老师教的所有内容吗?孩子就能一下子长大了吗?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奇葩答案,难道不是跟他在学说话的时候呀呀语的模仿相似吗?孩子做作业时的拖延、推脱、装神弄鬼不都是跟小时候调皮捣蛋跟你抓迷藏是一样的吗?
孩子每天都在长大,每天都在变化,若平时父母只是忙于工作而忽视孩子的生活,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你回头看看你家小子和姑娘,估计都无话可聊了吧?别因为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改变,就抱怨儿女的变化,孩子的每一次与你的冲突都是好事情,证明他会表达自我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了。
陪娃一起成长,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法子是倾听与友好交流,万变是让每个人的位置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孩子的作业要检查,这件事中,孩子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体,自己做完作业就该自己检查错漏,不会做的,若爸妈有能力指导的可以酌情讲解,不需要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运用反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若爸妈没有能力教的话,就让孩子空着,思考后把不懂的地方第二天回学校追问老师,而不是盲目地把孩子送到辅导机构去做作业,让辅导老师教孩子,并且完成作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解决的终结者不是家长而是老师,家长要做的是学会把各人的职位理清,各司其职,教导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利用老师好好学习,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而拍桌子,拍凳子的。

与君共勉,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