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点,,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下班回到家,推开门,迎接你的除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脸,还有散落一地如同灾难现场的玩具;
六点半,耐着性子做好晚饭,摆好碗筷,喊孩子吃饭,他头也不回地说“妈妈,等一下,我再玩一会。”;
六点四十,他终于上桌了,看着一桌的饭菜,单手托腮,筷子戳着碗里的米饭,眼睛望着窗外,一副我自犹怜的状态;
六点五十,饭菜开始变凉,他优雅地把第一粒米饭送到嘴里。
请问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吼他几次?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邀请大家跟我一起做个游戏,想象我们的手掌是我们的大脑。
第一步:请大家将手掌打开,拇指放在手心里,拇指的部分被称为“中脑”,也可以叫“动物脑”,它掌管人的动物本能,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被揍了要还击或者逃跑,人的本能性行为都归它管。
第二步:将手掌合起来,握成拳头。我们的拳头代表大脑皮层,指尖接触手掌的部分是前脑皮层,也可以叫“理智脑”,是唯一进行人脑思考的部分,我们的情绪控制,人际关系控制,我们的直觉,社会系统认知,自我意识,理智,道德等等,都受理智脑控制。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处于理智脑控制状态,我们的大脑盖子是关闭的,但是当我们生气时,我们的大脑盖子就打开了。(增加提问:大家说这时候什么会出来啊?)没错,“动物脑”就露出来了,我们的行为就受“动物脑主导”,那些内心不理智,情绪化的小怪兽就不受控的一一蹦了出来。咱们再回到开头的场景,我至少会吼他三次,“你怎么回事,总把玩具搞得到处都是。”,“喊你几次了,吃不吃饭啊,再不吃饭就别吃了。”,“你数米饭呢?不吃明天的早饭也别吃了。”我想问问现场的小朋友们,听到爸爸妈妈这样吼自己,你们是什么心情呢?
小朋友们都说自己会生气,不开心。这种反应的科学依据是神经元的镜像反映功能,当看到打开“大脑盖子”的人时,自己的大脑盖子也很容易打开,如果双方都处于大脑盖子打开的情况,怪兽与怪兽之间的决斗就开始了,而决斗的结果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怎样才能让大脑盖子合上呢?正面管教里有一张工具卡特别好用---“积极的暂停”,暂停的目的是给孩子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短暂的间歇机会,等到感觉好起来之后再尝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家里建立一个积极暂停角。这不同于惩罚,在家里和孩子约定好一 个空间,布置成自己喜欢的,舒适的样子,当我们的大脑盖子打开时,带着我们的小怪兽到这个暂停角去平复下情绪,等到大脑盖子合上时再继续我们要面对的事情,那么我们眼中看到的世界又不一样了。在我们家童童的冷静角是书房,而我的是厨房,都是我们平时喜欢呆的地方,每当我们要有冲突时,我会告诉他“妈妈现在很生气,妈妈情绪不好,我需要去冷静下。”有时候他觉察出我的情绪,会主动说“妈妈,你要不要去厨房呆一会?”或者他自己就跑去了书房,而当我们彼此的小怪兽安抚好之后,给彼此一个拥抱,重新建立好连接,负面情绪化解了,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一直都在,感受到爱的力量,这时候我们再去一起面对刚才引发起冲突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快都能解决掉了。而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进步的过程。
情绪管理使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我们是孩子的镜子,当情绪上来时,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冷静下来,合上我们的大脑盖子,驯化好心中的小怪兽,我想着也是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的人生技能。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孩子,但是我们有追求完美的勇气。大朋友小朋友们,当我们情绪不受控时,准备好合上你的“大脑盖子”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