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作文的一些想法
我对二年级的部分课文做了研究,把课本的词语都摘抄了下来,算是大致明白了二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我们所选用的课文,肯定是很多专家审核过的,比我们自己的作文课程里的老师,自己编写的写作例文要强上很多,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我现在对于作文课的大致想法是这样的:
1. 一定要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完成字词的积累。这一点对于较偏远地区的孩子更适用。在大城市中,孩子们从小就在阅读,而在偏远的地方,孩子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接触过绘本,又或者没有图书馆,又或者就是跟着大人在家里打转,甚至爷爷奶奶在带小孩的时候,很少去和孩子沟通说话,这样,他们的语言词汇是匮乏的。不然也不至于在登上山顶就一句:“啊,牛逼!好看!”
2. 我们要积累的词汇需要不同的类型分别进行。这样就好像是在堆塔一样,一层层的这样叠起来,但每层这样叠起来,这座塔都仍然是一个整体。你可以叫它“萌芽”。也可以叫它“春笋”。
3. 从二年级的语文训练来讲,首先还是讲思维。这里的思维活动主要是自己的价值观,孩子们这个时候都会从大人那里获得一些价值观,而学校会让他们的价值观重塑。因此每一单元的内容,都是价值观的输入,从而能够影响到学生。你也可以从教材中发现,文章并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融入故事中,并提出思考问题。文章材料中给的图画,也是用来辅助教学,理解文章的场景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看到一幅画,就要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场景。
4. 场景与文字的转换是图片----思考-----加工-----表达的过程。因为图是静态的,而我们在写的时候要让它丰富起来,除了画面本身的细节描写以外,还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画面静的东西可以直接形容,也可以比喻、联想;而这静的,也可以联想和想象让它们动起来。动作、表情、语言就出来了,在拓展起来就是除人物外的附带的那些声音、感受。其中最容易表达思想的,就是对话,不同人的想法,说话的内容肯定是不同的。动作、表情要细要慢,就好像电影需要一帧一帧的从镜头下闪过。一帧的画面就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就要一个描写。
5. 场景的转换还可以是时间上的、还可以是空间上的。
二年级上册
而在研究二年级的语文课本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在二年级已经在有意识的去让学生增加两个方面的能力:画面感和字词积累。
画面感:
第一单元
秋天的景象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用了画面感的词。
第一课《秋天的图画》:金黄的、红红的、金色的、燃烧的、蓝天、大大的人字
第二课《黄山奇石》:好像大桃子、好像猴子、好像仙人、好像雄鸡、奇形怪状。本文先举了几个有名字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的,再用起名字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大胆的去用名字联想看到的石头形状,最后看到形状起个名字。
就是训练用文字产生画面感的意象。
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降落伞、带刺的铠甲、啪的一声、蹦着跳着、
第四课《赠刘景文》《山行》:荷尽、擎雨盖、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寒山、石径斜、白云生、人家、枫林、霜叶、红、二月花
课后: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红、稻子、弯腰、结柿子、挂葡萄、黄澄澄、红彤彤
第二单元的文章,是把事情说清楚,它们最大的特点是都在结尾的时候,用了结语。
第五课:紫丁香、窗前、枝叶、窗口、绿叶、沙沙响、唱歌、花儿、笑脸、困的眨眼、花香、梦
第六课:教室里静悄悄的、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相反、对比)
第七课:丁零零,闹钟、哈欠、翻身、心想、十字路口、绿灯、红灯、叹气、车站、叹气、红着脸、低着头、座位、20分钟、后悔(再睡一分钟吧,早一分钟就好,早一分钟就好,迟到了20分钟,相反、对比、反差)
第八课:早晨、严寒、工业展览馆、邓爷爷、慈祥、微笑、走来、队礼、高兴、点点头、紧紧、握手、和蔼可亲、心情、平静、开始表演了、沉着、操纵、计算机、顺利、图形、仔细、表演、满意、笑容、表演过后、亲切、问、年龄、十岁、听、赞许、说、计算机、普及、娃娃、离开展览馆、兴奋、路、天、蓝、阳光、灿烂、忘不了、忘不了、责任。(把一件事写清楚,就要按照顺序,按顺序就要有顺序连接词。早晨我走进展览馆,邓爷爷来了,开始表演了,表演完了,离开展览馆这是一个时间节点。也是展现了我这一天的经历画面,最后一句升华)
第三单元
第九课《欢庆》:田野、献、金黄、果实、枫林、火红、旗帜、蓝天、飞、洁白、鸽子、大海、奏、欢乐、乐曲、孩子、欢庆、美好、日子、祖国、妈妈、生日
第十课《北京》:北京、首都、美丽、城市、天安门、北京城、中央、红墙、黄瓦、庄严、美丽、前面、宽阔、广场、中间、矗立、人民英雄纪念碑、许多、又宽又长、柏油、马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立交桥、四周、绿毯、草坪、图案、花坛、车辆、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公园、高楼大厦、高处、到处。。。到处。。。美、爱北京、爱首都(本文是在写景,运用空间的顺序来写,中央,前面,中间,两旁,四周,桥上桥下,高处,到处。从这些每一个方位词之后,都进行了一小段的描写,也能看到一幅幅的画面来。后来,如果只是写景只能算是一般,但最后一句,我爱北京,后面最后又升华)
第十一课《我们成功了》:夜晚、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喜讯、人们、不约而同、涌、街头、立刻、变成、欢乐、海洋、天安门广场、聚集、群众、人们、挥舞、国旗、欢庆、锣鼓声、一遍遍、高呼、成功、爱北京、祖国万岁、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击掌、拥抱、激动、泪水、尽情流淌、江泽民主席、国家领导人、欢乐、人群、大家、欢呼、歌唱、庆祝、高潮、看到、旗帜、飘扬。(本文开头是事件,然后写了两段不同地方的欢庆的场面,画面感很强第一个场面是国旗、锣鼓、高呼;第二个场面是击掌、拥抱、泪水、欢呼、歌唱,最后又是一句升华。用人物动作把场面撑起来,还要把各种声音结合起来。这样保持场景画面的动作声音的一致性。)
第十二课《看雪》台湾、难看到、雪、春节、商店、橱窗、美丽、雪景、洁白、棉花、孩子们、老师、见过、真、雪、微笑、点头、哪儿、惊奇、问、小时候、故乡、顺手、指了指、地图、北京、远、不算太远、孩子们、讲、童年、玩雪、情景、冬天、天上、飘、雪花、地上、铺、雪毯、树上、披、银装、到处、洁白,小伙伴、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高兴、孩子们、争、什么时候、带、北京、真、雪、望望、深情、那里、小朋友、盼着、你们、他们、一起、玩
课后内容《我爱祖国》:我、爱、万里长城、小河、五星红旗、白鸽、红领巾、花朵、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祖国
第四单元(对比)
第十三课《坐井观天》:青蛙、井里、小鸟、飞来、井沿、问、哪儿来、天上、一百多里、口渴、水、朋友、大话、天、井口、大、飞、远、错、无边无际、大得很、笑、朋友、井里、抬头、天、错、笑、弄错、跳出、井口、看(成语小故事就只是讲故事没有再升华,不过整个故事就是一幅画,青蛙、小鸟、井沿、井口、井里就这样的一幅。文中没有思想活动,但对话就是想法的各自表达)
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人、葫芦、细长、葫芦藤、绿叶、雪白、小花、花谢以后,藤、挂、小葫芦、可爱、每天、看、几次、有一天、看见、叶子、蚜虫、想、虫子、怕什么、盯、自言自语、说、小葫芦、快长、赛过、大南瓜、邻居、说、别、盯着、葫芦、叶子、蚜虫、治一治、奇怪、说、什么、叶子、虫、治、葫芦、没过几天、叶子、蚜虫、更多、葫芦、黄、一个一个,落(这篇文章也是在讲故事,讲故事的结尾就没有再升华,不过故事是刻画了三个场景进行对比,可爱小葫芦,天天看;生了蚜虫却不管他,看的时候自言自语的很期待,和邻居的对话;蚜虫更多了,葫芦慢慢变黄了,都落了。场景都是按照故事的葫芦生蚜虫的过程来写的。种、绿叶、开花、结小葫芦、一些蚜虫,蚜虫更多了,葫芦变黄,都落了。反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感体验,比陈述句好。重点还是在对话上,通过两个人的对话,不同的观点,才显得有意义。)
第十五课《小柳树和小枣树》:院子、柳树、枣树、柳树、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好看、柳树、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不好看、说、树枝、难看、你、我、漂亮、春天、发芽、芽儿、小叶子、穿、浅绿色、衣服、美、枣树、光秃秃、不长叶子、过了、好些日子、小小、叶子、柳树、又细又长、威风、得意、跳舞、秋天、枣树、许多、又大又红、大家、枣子、打下来、院子、高高兴兴、吃、柳树、自己、没结果、想、从前、枣树、不好看、她、说我、一天又一天、枣树、没说、柳树、忍不住、问、你、怎么、不、说我、枣树、不明白、问、说你、什么、柳树、低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枣树、温和、你、不结、枣子、可是、春天、发芽、长叶、比我、绿、早、秋天、落叶、晚、再说、长得、快、长大、树荫、乘凉、好、柳树、听、不好意思、笑(这也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同样用的是对比的写法,让两棵树在那里对话,春天两棵树的对比,秋天两棵树的对比,对话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不说话,意思表达不出来。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而且不光是树形的对比,还有春秋的对比,最后还有想法的对比)
第十六课《风娃娃》:风娃娃、长大、风妈妈、田野、帮、人们、做事、一架、大风车、慢慢、转动、抽、水、断断续续、流、深深、吸、一口气、使劲、风车、吹、风车、转、飞快、抽、水、奔跑着、田里、流、秧苗、喝足、水、笑、不住、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河边、纤夫、拉、船、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走、慢、急忙、跑、船帆、吹、船、水面上、飞快、行驶、纤夫们、笑、纤绳、感谢、想、帮助、人们、好事、容易、力气、想、广场、孩子、风筝、赶紧、使劲、吹、风筝、摇摇摆摆、翻跟头、无影无踪、孩子们、伤心极了、风娃娃、不知道、东吹吹、西吹吹、吹跑、衣服、折断、路边、小树、责怪、他、听、伤心、想、做事、责怪、我?(这篇课文没有把结论说出来,而是引发一个思考,自己想。通过对比用两个场景来对比一个场景,脱离儿童的单线思维,因为儿童的归纳能力是很强的。)
第十七课《酸的和甜的》:葡萄架、狐狸、转来转去、跳起来、摘葡萄、没摘到、指、说、酸、不能吃、松鼠、听、想、狐狸、聪明、他、葡萄、不能吃、一定、酸、小兔子、听、想、都说、酸、不能吃、猴子、望望、一串串、紫红色、葡萄、迫不及待、摘、一串、嘴、送、小兔子、连忙、说、不能吃、酸、小猴子、笑、吃过吗、摇头、说、没吃过、可是、松鼠、说、葡萄、酸、猴子、又、问、松鼠、尝过、摇头、没敢、尝、狐狸、酸、猴子、听、大口大口、吃、葡萄、松鼠、兔子、见、开心、尝、甜、松鼠、兔子、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酸(这里是前面都是正向,而到了猴子出场的时候才出现反转,但是反转的时候也不是直接反驳,而是问、又问,才用事实直接反驳,这里每个场景都有对话,每个对话都配了一幅图,就是要上学生看着图,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理解到位,要加入自己的话。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讲话的,认识事物要靠自己实践。每一段的对话,都是在一个场景中进行的,可以从课文的图画中来看)
课后,在这里已经进行了四个单元的课程学习之后,终于出现了一幅看图写话,让孩子们来练笔了。看图写话终于出现了。小朋友们去动物园的猴山去看猴子。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专家就认为小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而且在看图的过程中,能够自由的加入自己想象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意象了。
第五单元
第十八课《称赞》:清晨、刺猬、森林、采、果子、小路、边、看见、獾、做木工、三个、板凳、粗糙、但、认真、刺猬、獾、拿起、仔细、看、说、能干、板凳、一个比一个、好、真、獾、高兴极了、傍晚、刺猬、背、红红、苹果、家、走、獾、刺猬、高兴、送、椅子、刺猬、不好意思、怎么、要、椅子、我、没干、獾、拉着、手、说、我、泄气、称赞、自信、瞧、已经、椅子、我、心意、收下、连忙、背上、取、苹果、獾、说、留下、我、心意、接过、苹果、闻、说、你、苹果、香、从来、见过、好、苹果、刺猬、高兴、谢谢、称赞、消除、疲劳(文中用了两个场景的描写,清晨和傍晚,场景中也是运用了对话和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把画面刻画的很细致。称赞的意义在于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我对你好,你对我好。称赞让人更有力量)(獾困难、转折、突破、刺猬倒叙突破、转折、困难)
第十九课《蓝色的树叶》:美术课、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树、房子、山、近处、房子、远处、山、正要、画、可是、找不到、看看、旁边、已经、树、画好了、树叶、绿、惹人、爱、小声、说、绿铅笔、借、用一用、吞吞吐吐、没画完、趴、桌子、等、画完、现在、借、我、怕、笔尖、小心、从、盒子、拿出、注意、削、画、用力、画、太多、连忙、树叶、小草、皱、眉头、说、还要、看了看、没有、接、拿起、蓝、用心、画、树叶、脸红。(如果没有写最后的脸红是达不到效果的,第一突兀的让人去反思为什么,第二就是引申的意思会在脸红中。这篇文章最重点的是在于对话和表情的描写,而表情是微小的脸部动作,其次文章开头就点明绿铅笔很重要,如果可有可无就不会有事件的发生。不可小气)(美好、困难转折,突破困难)
第二十课《纸船和风筝》:松鼠、小熊、住、座、山上、山顶、山脚、山上、小溪、往下流、从、小熊、家门口、流过、折、纸船、放、小溪里、漂、拿起、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松果、挂、纸条、上面、写着、祝、快乐、小熊、想、折、纸船、送、松鼠、纸船、漂、山上、想了想、扎、风筝、乘、风、飘、松鼠、家门口、一把、抓、风筝、线、看、乐坏了、挂、草莓、翅膀、写、幸福、纸船、风筝、好朋友、有一天、小事、吵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风筝、小溪里、看不到、漂流、纸船、难过、还是、每天、扎、风筝、不好意思、放起来、挂、高高、树枝、松鼠、难过、每天、折、纸船、不好意思、放进、小溪、放、屋顶、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他、折好、纸船、写、一句话、如果、愿意、和好、放、风筝、把、纸船、放进、小溪、傍晚、松鼠、看见、美丽、风筝、朝、飞来、高兴、哭、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一只只、纸船、放到、小溪里。(只穿和风筝加起来友谊的长桥,但友谊也会遇到波折,我们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一方主动退让。一个山下一个山上,用纸船和风筝的意象进行了连接,工具很重要,也是一种落差对比,画面感是前面美好,后面的转折困难,突破困难三个画面。)
第二十一课《从现在开始》:狮子、找、动物、接替、万兽之王、动物、一个星期、谁、最好、谁、新首领、第一个、猫头鹰、想到、神气、立刻、下令、开始、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议论纷纷、不得不、服从、命令、熬夜、叫苦连天、第二个、星期、激动、跳、直摇头、不得不、服从、命令、苦练、跳、本领、第三个、星期、猴子、担心、住、树上、成天、藤条、荡来荡去、谁知、只说、一句话、照、自己、习惯、方式、过日子、刚落、立刻、欢呼、狮子、见、笑眯眯、郑重、宣布、猴子、万兽之王(这篇故事其实也是用了这几段式:起因、困难、突破这个三段式。而且困难是越积越多,越来越难的时候,一旦突破才显得有力量。刚落、立刻这些副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前面的起因和困难进行对比、困难和突破进行对比)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窗前的气球》:病、住进、医院、传染病、规定、 不准、看、不能、病房、外、静静、躺、病床上、呆呆、望、窗户、三楼、望、除了、对面、楼房、一角、天空、看不见、觉得、没意思、突然、红色、气球、摇摇摆摆、飘、上来、窗户前、停住、停、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动、怎么回事、仔细、看、画、笑脸、猜、想、招儿、心情、好、许多、好像、看见、拉动、拴着、绳子、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指手画脚、窗前、气球、代表、问候、望着、逗人、小脸、高兴(这里也写了起因,但起因就是困难,对困难的无助,然后突然把困难进行了突破,从静静、呆呆到高兴的笑了的对比)
字词积累
描写秋天的景色感受的词: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描写活动的词:练书法、画图画、下象棋、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
关于祖国的认知:神州、华夏、山川、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海峡、大陆、一家、民族、奋发、朝夕、中华
关于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关于团结: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筷子、折、一把、断、树多、林、风、线多、绳、千斤、一花、独、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
对比:美、丑、爱、恨、真诚、虚假、冷漠、热忱、雪中送炭、真情、助人为乐、爱心、献、贫、富、冷、暖、饥寒、温饱、索取、奉献、爱、春天
背诵课文
第一课《秋天的图画》、《秋天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