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八)
黄帝又问岐伯曰:
取法阴阳当如何?
回曰阳胜则身热,
腠理紧闭喘息急,
俯仰摆动呼吸难。
手脚厥冷汗不出,
并且伴有身发热,
牙齿干燥心烦闷,
腹部胀满为死证。
耐受得冬不耐夏。
若阴胜则身恶寒,
出汗而身常觉冷,
甚或时常打寒战,
寒重则手足厥冷,
后腹部胀满为死。
耐受得夏不耐冬。
此为阴阳偏胜变,
所引疾病之症状。
问调和阴阳奈何?
回能知七损八益*,
则阴阳可以调和;
不知用此则早衰。
年四十阴气损半,
起居动作显衰退;
年五十身体笨重,
耳不聪目不明也;
年六十阴气已痿,
气大衰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涕泪流。
故曰知之则强健,
不知养生则衰老,
同生结果却名异。
智者未病时养生,
愚者病现时调养。
愚者常体力不足,
智者却精力有余。
有余则耳目聪明,
体轻健老者复壮,
强壮则更加强健。
是以明达事理者,
顺乎自然而养生,
不做无益养生事,
恬静心情为快乐,
虚无之道常持守,
从心志快乐自由,
故能寿命无穷尽,
能与天地共长存。
此圣人之治身也!
(七损八益*:七损:女子月事贵在时下。因女性以七年为生命节律变化周期。
八益:男子精气贵在充满。因男性以八年为生命节律变化周期。)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