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去德州参加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两天多没看见儿子。回来之后,我开车时问儿子:你想我了吗?
儿子说:想了啊。
我问:有多想?
儿子说:有时候有点想哭。
这时候我有些感动。我继续问:那你哭了吗?
儿子说:没有。
我说:你真勇敢,你长大了。你在舅姥姥家多好啊,太姥姥、舅姥姥都疼你,舅舅也陪你玩,多好啊。
儿子说:那我也想你啊。
我继续问:你想爸爸吗?
儿子说:爸爸昨天去接我了,我就看见他了。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上周五我和同事们下午出发去德州,所以没法接儿子放学。当时跟老公说好,让他一定要准时接儿子。可是他不仅没有准时,而且还是让儿子的老伯伯(bai)去接的。老师把照片拍到了群里,我发现就儿子和两个同学孤零零地站在那等着。当时我对老公气愤至极,忍不住和同事抱怨道:活气死了,一年到头让他接不了一两次,让接一次还让孩子在外面等着,还让别人去接。这点事都干不好。
同事安慰我:谁让你不给人家机会,天天自己都干了。你平时多给人家点机会,让人家接接。
我:快拉到吧,那样天天得让孩子在外面等着。
我问儿子:上周五你在外面等了多久?
儿子说:大概半天吧,连六年级的都走了,最后光剩下我自己了。
我再次“怒发冲冠”:行,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爸爸,我饶不了他。迟到不说,自己还不去接。
儿子:算了吧妈妈,他那个时候还在外面呢,肯定是回不来。
我:那你原谅他了?
儿子:昂,我早就原谅他了。
我:好吧,那我不骂他了。
下午送他上学时,我把给他和弟弟买的玩具从后备箱拿出来,递给他,他不知道是什么。
我告诉他:这是妈妈在德州出差给你们带回来的礼物。
他立刻打开手提袋,欣喜地说:谢谢妈妈。
我问他:你开心吗?
他回答:开心。
我也很开心。其实我们之间的对话很多时候是我原来特别不以为然的“废话”。如今,我却非常珍视这些“废话”,因为这些“废话”能增进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能让我感觉到快乐和幸福。
之前我总是寡言的,不愿意说话,不想说话,甚至是没有耐心说话。现在我知道那时候是自己的心态有问题。我经常嚷或者吼,很少心平气和地说些“废话”,如果孩子不能很快理解我的话,或者不按我的要求做,我甚至直接给一巴掌。
后来姥姥经常说我,批评教育我,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也知道其实儿子已经很懂事了,基本上什么事都不用我太操心,我真的不能“得寸进尺”了。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多些耐心。因为我本身陪孩子的时间就不够多,再总是对孩子没有好气儿就实在是太不合格了。
现在我对大儿子的陪伴多了很多,交流也多,但是对小二还是陪伴太少,因而很多事情都不如我婆婆对他了解的多。我也想把小二接过来上幼儿园,但是现实条件不太允许。我工作相对较忙,有时候连大儿子都接不了,得需要麻烦同事帮我去接。
都说孩子在三岁以前一定要跟着妈妈,我也知道,不过还是没办法。所以我要在陪伴的时候,多些耐心,多和孩子们聊天。
我发现孩子的感情是很细腻的,有时候会被忽略,甚至无情地误解,这个时候他们得多失落啊。
题外话:我也发现我有铁人潜质。周一上午10点多下的高速,我在脑子中谋划我的“送礼”路线。妹妹打电话说弟妹想吃扒鸡,我从德州买了些,准备给弟妹、妗妗、妈妈、爸爸、婆婆都送点。为了口感大多买的鲜扒鸡,等周末再送肯定就坏了,时间选在现在正好。所以我两三个小时飞奔了一大圈,先去姥姥家,再去静海,然后到学校接上儿子,回婆婆家吃了午饭。下午送儿子上学,然后1:50准时打上了卡。期间拒绝了姥姥和爸爸的留饭,因为还要给婆婆送,下午还要准时上班。要感谢帮我接孩子的小宫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