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非常方便快捷。比如想看什么书,网上一搜,下单,你马上就可以在kindle上看了。
可是因为获取方便,我们常常却是在这个领域看看一些书、听听一些课,然后就没有然后。于是不停地转换领域,结果只停留在知道,却无法做到。
而也因为变化快,我们在学校的学习已经无法跟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已经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知识了。有些知识技能,甚至是我们在学校里都没有的。
那么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要如何进行学习,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来跟着我一起向娜里跑老师学习吧。
一、4条路径。
1、看书学。看书学,就是通过阅读这个领域的书籍,获得新知识的过程。看书学,非常低廉,但是很耗时,不具有时效性。这也是我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记得当年学习心理学,也是通过这样最简单的方法,把一本本厚厚的心理学书籍啃下来。现在我在学习思维导图的时候,也是精读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书籍。每天读1-2章。半个月左右才能读完一本。但是获得的知识更为全面。
推荐工具:亚马逊、豆瓣。
2、上网学。这是最近两年,知识付费时代最火的学习方法。很多知识大咖,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各种知识平台分享他们的知识、理论,我们想学,只要网上一搜,就可以找到。有些是免费,有些是付费。免费的知识,相对简单、零碎,不易形成系统学习。付费的课程相对深入,也更加系统。上网学更具有时效性,更容易获得最前沿的知识信息。我现在也经常用到这条路径。
推荐工具:知乎、得到、网易公开课等
3、做事学。这是边做边去做相关的事。比如去做这个方面的义工,如:公益咨询。或者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生活中。这是最为高效学习,也是最容易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能力的途径。我之前刚学完心理学后,去义工团体做热线咨询,去儿童医院的儿童空间做义工。但是后面有了韬宝,就没有再去。这方面就这样停滞不前了。这是有待加强的方面。
推荐工具:助教、助理、志愿者、实践者等。
4、跟人学。就是参加大咖、专家们的线下工作坊,或者向他们付费请教。专家、大咖知识、经验都很丰富,跟他们学,得到他们的指点,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获得该领域最前沿的信息。因此跟人学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还可以链接到很多同频的小伙伴。之前,我也有参加过一些工作坊,每次参加都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也是我以后需要加强的另一个方面。
推荐工具:行家(前辈、朋友、培训师、咨询师)、在行、公众号、社群
二、3个角度。
1.学员角度。哪些知识是自己以前未知的,而通过这堂课或这本书获得的新知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就拿我自己学这节课来说,通过学习,我获得了学习的4个路径及学会从3个不同地角度来看这节课。我看到自己常用的路径是看书学和上网学,也看到自己的不足、有待加强的地方:做事学、跟人学。在往后的学习中,要刻意增加这两个学习路径。以前我只会从我自己作为学员的角度,来看我学到了什么?而从未想到要从讲师和运营者的角度来看。这让我局限于知识本身,而不会从更高维度来学习,提升的速度也很慢。于是,在往后的学习中,我会提醒自己多从3个角度来看待。
2.讲师角度。尝试用讲师的角度来看待,这节课是如何设置及一一呈现的?如什么时候讲案例?什么时候与学员互动?PPT是如何排版的?这样设置有什么好处?
3.运营角度。如主办方是如何布置会场的?鲜花?香薰?音乐?签到环节是怎么安排的?是否有路线实景图等?是否有小奖品奖励积极的学员?
这就像分身术一样,自己一个人变成了三个人,不同的视角,会发现更多的优点或者缺点,到自己做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
这就是立体学习4+3学习法。提醒自己:要记得从4条路径和3个角度来学习,尤其是多用以前用得较少的做事学和跟人学,以及讲者角度和运营的角度。
你学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