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榕树集》序

《榕树集》序

作者: 1100D | 来源:发表于2015-09-10 16:03 被阅读0次

我每天都想着写一篇文章,想着该如何起笔。嗯,一有空就想。一边想着,一边玩笔,最终就仅仅剩下发呆。

我常会这样,想入非非,继而呆若木鸡。

前段日子,我搬来这幢公寓,紧挨着一株大榕树,楼下即是一条窄坡,挤满了地摊,边上满是店面,再加上人流涌动,场景格外热闹。我尤其喜爱这样的去处,于是心生一念,想着拍一张照片,将这一切尽收于影像之中。因此每天路经大榕树的时候,我都会手指模拟一个取景框,思索着构图,一路瞻仰,频频回首。

我常常脑补着拍摄出来的画面,光线的效果,甚至已经想好了标题。然而,当我第一次端起相机,面对着这株榕树,这条街的时候,顿时觉得无从下手。我企图一个快门摄入整棵榕树,其高耸,其曲线,以及榕树下摊位之紧凑,人流之匆匆。我不知所措地收拉焦距,变换视角,久久找不到最佳的角度,搭配不出天衣无缝的参数。就这样,乱糟糟地拍了一堆,回头删得一张不剩。

之前读过的各式各样的摄影心得在脑海里打着圈圈。虽说出处不同,但总有些言论,其意味如出一辙。我想到一句常被提及的话。摄影是减法。大意就是拍一张照片,要尽量摒弃一切与主题无关痛痒甚至相悖的元素,做到让画面中保留的细碎元素都能协调于主题。不要妄图一个快门记下多个主题,否则这张相片会成为一个混乱的战场。主题与主题相互撕扯,碰得头破血流,以致万念俱灰。这句话似乎有语病,主题本就该只有一个,这是人为决定的。过分贪心,想要表达过多的思想,就会变得群龙无首,变得没有主题。

万物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万水流而归一宗。写作与摄影尽管形式相悖,其内在却能一一对应。我发现我之为何提笔忘言,大抵是因为自己妄图一气写下无边思绪,以致脑洞乱开,混斗不休。

至此我也明白了该如何下笔了,只管一一道来。

集名《榕树篇》。此序亦作警示,警告自己切勿贪心,专一行事。倘若之后作文章,构图再有无从下手之困窘,便想想这篇序言,这株大榕树。

相关文章

  • 《榕树集》序

    我每天都想着写一篇文章,想着该如何起笔。嗯,一有空就想。一边想着,一边玩笔,最终就仅仅剩下发呆。 我常会这样,想入...

  • 夜读《兰亭集序》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撰写的《兰亭集序》是古今传颂的名篇。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

  • 唐代薛稷临摹定武本《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其文...

  • 你不知道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暗藏军事机密

    众所周知,《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

  • 《兰亭集序》(经典名篇)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

  • 每月一贴——2019.3.24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

  • 兰亭密码 | 藏在《兰亭集序》背后的故事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等。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阳春三月,当王羲之邀请朝中名流...

  •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 集序

    也许,在青春的岁月里,充满了太多的期许、欢乐或是悲伤、否决。家长们会否决孩子们所认定的一切。而这些无法与之争斗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榕树集》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sp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