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秦的拐点

苏秦的拐点

作者: 有点个性 | 来源:发表于2017-10-01 00:28 被阅读0次

幸福

苏秦的拐点

苏秦是战国时期演说家,一介书生,古人早就总结过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即使书生本人,外面别人看不起,倒无所谓,糟糕的是,连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就像当年的孔子四处游说,到处推销自己的治学理想与人生抱负,历经周折,千辛万苦,最终功成名就。这里有所不同的是,苏秦不仅是满腹经纶的文人,而且还是杰出的外交家。

为人机智,随机应变,头脑灵活,口才又好,谋划“连横约纵”战略,以此出道,而后闻名天下。他的知识,最后用到了刀刃上,那么多圣贤书,果真没白念。

促使他想出这一高招的,实际上,并不完全只是兼济天下,救黎民于水火,主要还是施展胸怀的希冀,实现人生宏图,以拯救芒刺在背的乡人,洗去蒙受兄嫂讥笑的耻辱。

任何一个小国,如果非分之想,胆敢与秦国抵牾,就拿当时的实力比较而言,无异于以卵击石。假如联合起来,那可就另当别论了。苏秦采用了后者,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理想。以时局来看,实属难能可贵之举,却并非出于上策,这一点,他身在其中,心里应该十分清楚。

人多力量大,这种思维定势,其实早在远古的时候,就已深深植根在人们意识中。当然,实践证明,这也是最可靠的生存方式。古人经实践得来的生存哲学,百试不爽。较为直观地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启示,动物世界中至今仍不乏类似的身影,它们孤独而又坚毅的神情,特立独行而又相互依存,不是怕冷,而是求得保命。水中成群结队游弋的鱼虾,貌似群龙无首,盲目随从,实际上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运动热量能耗,减少了群体生命的损失。越是缺乏攻击性,弱小的生命个体,越是爱以群居的社会方式,让自己暴露于大面积的视域中,活在时时处处凶险的星球之上,前赴后继,不惜牺牲个体,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让苏秦使出这一招的最初原因是,他怀抱热情的理想,到了秦国那里,却遭遇到了无情的闭门羹。骄横的秦王,听他迂阔的游说,联想到刚车裂的商鞅,不耐烦苏秦的长篇说辞,用带理不理的态度,这么冷落登门造访的客人。如此想一想,就伤人自尊。

于是,苏秦计从心来,想出了“羊群效应”,以弱示强,来对抗实力强大的秦国,最初很凑效,果然立竿见影。

苏秦先后来到秦国、赵国,纷纷碰了壁,只好侥幸地到燕国游说,拜见燕王,等了一年后,成功的大门终于向山穷水尽的苏秦敞开。而留下他的人,不是燕王,而是燕文侯夫人,苏秦的思辨和口才,特别是说话的声音悦耳动听,让夫人不由地心生赞叹。她劝谏燕王留用苏秦,而燕王自知庙小神大,于是举荐苏秦去赵国谋士。

到这处的人生拐点,苏秦出人头地,命运由此逆转,随后抵达到了辉煌的人生巅峰。

人生布满的多少变数,就像过眼云烟,荣华富贵的命运,很多时候都荒诞不经,像存在主义的萨特说的偶然性。后来苏秦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与周游列国相比起来仅为其次,到此时个体的喜怒哀乐,在宏阔的群体下,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史书这样记载,苏秦锦裘玉衣还乡,身佩六国相印,所到之地,前呼后应,沿途夹道欢迎。呼风唤雨,不可一世,风光无限。秦王看到了,那些曾经讥笑他的乡人自然也看到了。就他拥有的名望与威仪,远超或不亚于国王陛下了。犹如聚沙成塔般的凝聚力,苏秦拥有魔术师的变戏法,苏秦俨然已成为精神上的秦王,后人评价他说:是古代最大的官了,却不是空穴来风的神话传说!人,一旦活到了这个份上,做一国之君或权倾朝野的宰相,还干什么?

司马迁在《史记》专门给苏秦留了一章传记,叫《苏秦列传》,洋洋洒洒的文字铺陈,详细记述了苏秦传奇的一生。可见太史公对苏秦的生平,多持有褒扬与肯定的态度,其中对其思辨口才及追求上进的精神人格,不无赞赏之意。而苏秦,确实是个有心计的聪明人,他通常表现出的临危不乱,机智应变能力,在后来的事上,游刃有余,滴水不露,再次得到了生动地印证。

有一段《史记》的转述:燕易王的母亲,是燕文侯的夫人。与苏秦私通。燕易王知道这件事,却对苏秦的待遇更加优厚。苏秦恐怕被杀,就劝说燕王:“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的地位提高,假如我在齐国,就一定能提高燕国的地位。”燕王说:“一切听任先生去做吧。”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便任用他为客卿。

后来苏秦“连横合纵”的破产,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没有过多的讲述,至于苏秦的命运归宿,有很多是后人的附会与添加,让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完美地犹如“神一样的存在”。

齐湣王继位后,齐大夫争夺国君宠信,派人刺杀苏秦,苏秦没死,带伤逃跑。齐王派人捉拿刺客,没抓到。苏秦将要死去,便对齐王说:“我马上就要死了,请你在人多的街市上把我五马分尸示众,就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 ’,这样做,刺杀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捉到。”齐王照做了,刺客邀功,果然出头露面,被齐王捕杀。燕王听到消息说:“齐国为苏先生报仇,做得太过分啦。”苏秦死后不久,他为燕国离间齐国的事才水落石出。

难忘初心,苏秦对燕国是有恻隐之心的,人之将死,狐死首丘,所表现出的眷恋之情。或许这时人前无限风光的苏秦,才是真实的苏秦,当初的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那隐藏在心底,含而不露的真爱。

宦海浮沉,多少出生入死,任凭暗流涌动,蕴藏波澜壮阔;几度花开花落,无奈曲终人散。

表现生命的落幕的时刻,苏秦列传写到结尾这里,司马迁是桥段高手,这时马上跳出三界之外,羚羊挂角,不落言筌,闪转腾挪,行文枢纽,依然还是用了旁征博引的春秋笔法写人:冷眼旁观,人生百态。

相关文章

  • 苏秦的拐点

    幸福 苏秦是战国时期演说家,一介书生,古人早就总结过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即使书生本人,外面别人看不起,倒无所谓,...

  • 读史明智:苏秦家人的嘴脸才是世界真实的写照

    读《史记•苏秦列传》和《战国策·秦策一》,两文中都讲到了苏秦的故事,抛开苏秦游说帝王精彩话术不谈,对苏秦家人“前倨...

  • 离殇花(2)

    每天苏秦和叶璃都是结伴同行去学校,苏秦妈妈总是要叮嘱苏秦不许欺负叶璃,每次跟妈妈反驳都是以失败告终,苏秦委屈的瞪了...

  • 现在的夜只为了等待天亮的樱花

    “拐点” 最近看疫情图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词,很多人认识的“拐点”是错误的,要知道拐点并不是波峰或者波谷。 “拐点...

  • 苏秦!

    古之学者以修治天下为终极目标。苏秦广读诗书,了解山川走势,懂权谋!以山河地缘之利弊,游说山东六国诸侯,聚之一力...

  • 苏秦

    战国的纵横家都很出名,苏秦在战国各国中的比较微妙,属于周天子直辖的洛阳公民,但是在那混的不行。苏秦嘴皮子厉害是说客...

  • 苏秦

    “你今日和平时不太一样。” “什么?” 苏秦同他说着话,心中猜想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她喜欢薛然许多年,平日里的...

  • 苏秦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苏秦恐诛,乃说燕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必重。”...

  • 苏秦

    《大秦帝国之崛起》剧情进入高潮:苏秦堪称史上最强的无间道卧底齐国,最终导致五国合纵伐齐,当时和强秦并列战国两极的强...

  • 苏秦

    上一次读史记没有读懂苏秦。这一次有点意思了。 读书头绪太多我就容易乱,不知道从哪里整理,尤其是春秋战国的故事人物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秦的拐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ho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