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十三针

作者: 凌风暮雪 | 来源:发表于2018-03-31 20:58 被阅读19次
“鬼门十三针”是针灸学中博大精深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是中医针灸中最神奇所在,在古代乃是医玄之家的不传之秘,专治百邪癫狂,从现代医学讲就是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该针法吸取各类针灸精华,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针到病除,疗效独特,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鬼门十三针”都是中医研究领域重要的课题之一。

2018年2月2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方继良教授学生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小娇同学寒假结束,乘坐G324厦门北-北京南高铁返校。列车行进在福清站时,列车员紧急寻医的广播声,“各位旅客你们好,由于列车上一位乘客突然病发,列车上没有随车医务人员,若有哪位旅客是医务人员,请您赶往4号车厢,与列车乘务人员共同救治该名乘客,感谢您的帮助。”李小娇在睡意中惊醒,又仔细听了一遍列车员的广播,丝毫没有犹豫,拿出书包中刚买的针灸针,赶到该车厢,只见一名60多岁的男性乘客瘫倒在靠窗的座位下,四周是围观的乘客和不知所措的家属,李小娇大夫临床诊断能力十分扎实,对其进行了诊治,患者苏醒。

图片摘选自——种药吧

本吧对李小娇进行了访谈,希望其对中医急救进行简单的科普。

Q:李大夫您好,十分感谢您配合我们的访谈,我们吧对您进行急救患者的高尚品德和高超医术十分关注。

李小娇:谢谢!

Q:中医,一直在我们眼里都是起效慢的印象,请问对于急救有什么优势?

李小娇:言中医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是对中医的不了解,中医自古以来就在急救方面很有优势,古人讲:一针,二灸,三药。针刺的效果很多时候比药来的快。目前我在广安门医院放射科功能成像研究室,在平时的科研中,我对针灸脑功能效应有较深理解,增强了我使用针灸急救的信心。

Q:这种针灸用于急救是特例吗?

李小娇:不是特例,在汶川地震中,针灸急救就展现出很大的优势来,因为当时没有电,没有仪器,针灸很方便。2015年我爷爷临终前,在医院时瞳孔已放大、昏迷时,我也扎过以上穴位,后来爷爷苏醒,能听见我们的呼唤并回应。

Q:中医急救只有针灸一种方法吗?

李小娇:不是的,中医急救有很多方法,比如把附子和人参做成的注射液,在临床上很有疗效。而且我国现在也正在研制新型的中药急救药品

Q:您当时具体是怎么诊断的?

李小娇:我当时通过望诊、问诊(问家属)和切诊,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逆冷,左寸脉微欲绝,已是厥逆状态。现场西医大夫测不到血压,这种情况是属于中重度休克的。询问家属得知患者平素血压较高,近日患肠胃炎,身体不适,未吃早饭,已口服硝酸甘油。由于列车上没有急救药物及设备,西医大夫此时束手无策。列车长紧急通知福州站准备120救护车,然而从福清到福州还要近半小时,患者命悬一线。我赶忙为患者诊断,患者的左脉已全无,我记得我针灸师父,于红灯主任一次带我们出诊,救治的一位高龄卧床不起的老人。于老师说:“人中穴上属阳,穴下属阴,人中已平,说明阴阳隔离,是危象”。)人中穴上属阳,穴下属阴,人中已平,说明阴阳隔离,是危象”。

Q:所以您当时选择针灸治疗,您具体怎么开针灸处方?

李小娇:第一针,我选“鬼门十三针”的第一穴:鬼宫人中穴。一下针,患者便大叫了一声(已醒神开窍,代表阴阳相交,回厥了);第二针,选左侧内关穴,主治心脏疾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等)。“鬼门十三针”中,古人提示,男先针左,女先右,故先取左侧。并嘱患者尽量吸气、吐气,以配合呼吸补泻法催针气;第三针选的左侧中指的十宣穴(常用于急救,主治昏迷、晕厥、休克、中暑等。取其中指穴,考虑心包经经过中指,“包络者,心之宫城也”。有心包者,代心受邪,替心行令之说)。三针后,患者已能说话,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好多了。随后,又在右手内关穴扎了第四针。之后,又重新号脉,发现原本已无的左脉恢复了。西医大夫重新为其测了血压,血压已基本正常(110/60mmHg)。拔针后,老人家已能走动。

Q:那您的医术真的十分精湛。

李小娇:不敢当。我认为医德在这个时候更重要。我在医术上能有如此小成就,首先得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方继良教授,我的针灸师傅于红灯主任,徐凌云,陈学勤,付义等等恩师的精心培养。教我学为人,做科研,干临床,得医术。是他们让我汲取他们的精华医术,让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出处]《针灸大全》。          [原文]

百邪癫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
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
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
三针足大趾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为鬼心。
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风府上,入发一寸为鬼枕。
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
九针间使为鬼窟,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
十二曲池为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
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孤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口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针灸大成》注

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五针鬼路,即申脉(火针),入三分。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七针鬼床,即颊车,入五分。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十二针鬼臣,即曲池(火针),入五分。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刺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法甚效,更加间使、后溪二穴尤妙。男子先针左起,女子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刺入十三穴尽之时,医师问病人何妖何鬼为祸,用笔一一记录,言尽狂止,方宜出针。

另文表述较前简练

百邪为疾状癫狂,十三鬼穴须推详。一针鬼宫人中穴,二针鬼信取少商,鬼垒三针为隐白,鬼心四刺大陵岗,申脉五针通鬼路,风府六针鬼枕旁,七针鬼床颊车穴,八针鬼市闹承浆,九刺劳官钻鬼窟,十刺上星登鬼堂,十一鬼藏会阴取,玉门头上刺娇娘,十二曲池淹鬼臣(腿),十三鬼封舌下藏,出血须令舌不动,更加间使后溪良,男先针左女先右,能令鬼魔立刻降。

相关文章

  • 瑰宝

    鬼门十三祝由术,现在几人背得书。 鬼门十三针有穴,可惜现在医不得。 鬼门十殿无人惦,奠来奠去不懂...

  • 瑰宝

    鬼门十三祝由术,现在几人背得书。 鬼门十三针有穴,可惜现在医不得。 鬼门十殿无人惦,奠来奠去不懂...

  • 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是针灸学中博大精深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是中医针灸中最神奇所在,在古代乃是医玄之家的不传之秘,专治百邪...

  • 鬼门十三针

    上个世纪末,我老家隔壁有位出名的老中医,人们都叫他杨三爷,杨三爷虽然名声在外,可他医术并不精湛,他更擅长治邪。 杨...

  • 鬼门十三针

    祖父生于乱世,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倭寇虎视眈眈,学鬼门十三针于江湖,投贼首苟且一隅。 父辈数人,皆末得鬼门针法,针法...

  • 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是由《中医·针刺篇》中的鬼封、鬼宫、鬼窟、鬼垒、鬼路、鬼市、鬼堂、鬼枕、鬼心、鬼腿、鬼信、鬼营、鬼藏、鬼...

  • 鬼门十三针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

  • 鬼门十三针

    在民间有一种病叫犯祟活,又叫邪病,现代西医称为精神病。中医治邪病有一套独特的针法,基本上都是六耳不传的祖传法门。邪...

  • 鬼门十三针(一)

    鬼门十三针(一) 坐在我师傅姜医生对面的是一对年轻夫妇,三十多岁左右,丈夫英俊挺拔,眉...

  • 传承于孙真人的《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是针对鬼和穴位的关系而命名的,鬼宫、鬼信、鬼垒、鬼心、鬼路、鬼枕、鬼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门十三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sn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