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家店号称上海最好吃的汤包店,虽然说这话的帖子立刻被人留言爆喷,说是水军。下了三天雨,终于趁着天空稍有喘息,雨停了但还乌云漫天,憋不住出来觅食,朋友带着来了这家店。
这是家很小的店,号称每天的营业时间是早九点到下午三点,每周四还休息,一看这营业时间就能感觉到这个店的傲娇。到店时已经下午两点,进门一看,居然座无虚席,还要等位,服务人员拦住我们,让我们在外面等候,以免干扰其余食客的用餐。
等待时瞟了一眼菜单,好家伙,主打的蟹肉汤包真够贵的,蟹肉,蟹黄,蟹膏,纯蟹肉,蟹粉,跟蟹相关的小笼汤包玩出了二十多个品种,一笼六个,每笼价格从42到188不等。门口几个大姐站在门口的台上手不停地包着汤包,各种馅料和面皮都摆在眼前任意参观。
等了没多久可以坐下了,店里只有六张长方桌,小店装修算是比较寒碜了,吊顶上有很多纵横的铁制明管,估计是厨房搬到了楼上的缘故,因为做好的熟食是从楼上坐电梯下来的。虽然是个空间紧凑的小店,看到菜单也不得不对这里的小笼汤包充满敬意,地处外环外的不算热门的郊区,能把汤包卖到这个价格,在这种阴雨天气加上快关店的时间还能有这样的客流量,必然在食物上有它的过人之处吧。
点了几笼蟹粉汤包,送上来正准备开吃,一个老阿姨过来说,你们是第一次来吧,我们答是。她说,我来给你们演示一下怎么吃吧。她用汤匙盛汤包,用小勺把姜醋汁灌进汤包顶上露出的小口,让我们小口咬开汤包皮喝汤,小心烫嘴。这番操作,倒是超出了我们的意料,以为这种小店,节奏那么快的翻台,不会受到这样的服务。
吃汤包的时候,朋友介绍说,这个店的老板去日本看了几家店后看到人家的细致作风,回来立誓要做上海最好吃的汤包店,开了数年,始终专注这一家店铺,今天看这样的客流应该是比较成功了。汤包吃起来味道的确不错了,虽然价格较高,并没有让人失望,至于是不是上海最好吃的,没人能下此判断,这毕竟是违反广告法的宣传语。
不做晚市,有休息日,不开分店,这种经营方式,在上海的确是比较另类的存在了,但从这个店的客流和食物价格来看,目前来说,它肯定有着不错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疫情期并不容易。
其实吃个小笼汤包只是不到半小时的事,在这个店里坐坐,了解到这么个店的经营理念,看到人家成功的生意经,这也是挺有趣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