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在我们村口有一座高高的石孔桥。听妈妈说那座拱桥是在我出生以前就已修建的,比我的年龄还要大,有四十几年了。

拱桥全长约有一千多米,横跨九岭子与寨湾两座高山,宽大约有两米左右。拱桥是多孔桥,最大的一个孔洞从上面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约为四十米。整座桥全是用两米多长,七八十厘米宽的长方形青石修建而成。对于我们村来说,它就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这样的拱桥在我们附近几个村里有好几座。
小时候我们最喜欢到这座拱桥上去玩,胆子大的就从拱桥的水渠上面去挑战,尝试从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当站在桥上时连呼吸都得屏住,眼睛只能紧紧盯着前方,根本不敢往下看,生怕一不小心会掉下去。不过站在桥上可以将我们全村的景象一览无余。我的胆子较小,每次看到别人在那里走,就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自己根本不敢去挑战,最多在那个水沟里往前走。
那桥下可以遮风避雨。村里的人经常将砍来的柴火放在拱桥下储存起来,直到干了才背回去烧。
小时候很好奇,就觉得这样一座拱桥修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老是去追问大人它是干什么用的呀?大人们也笑笑地回答说,是用来引水的。一直也没弄明白那个拱桥怎么引水呢?直到后来我们到了水库去玩了就明白了。
在七十年代,全国大搞基础建设。政府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农田的水源问题,就计划在我们邻村修建一个大型的水库,准备用它来灌溉整个乡镇的农田。为了修建这个水库,抽掉了整个乡约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整整修了五六年时间,把邻村的那几座山头都搬掉了,才修起了现在的安子沟水库。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科技发达,在整个修建安之口水库及水渠的过程中,用的全是最原始的方法,比如人工凿石、挖土,全靠肩挑背磨,硬是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挖掉了那几座大山,最终将整个水库及水渠修建而成。

为了修建水库每家每户都要抽壮劳力去,我的爸爸与小姨与参与了水库的建设之中。后来常常听他们讲那时修建水库发生的一些事情。爸爸是石匠,凭着手里的手锤、錾子工具,负责凿石。小姨是伙食团的,每天就负责给工地上干活儿的工人们煮饭。

因为我们那里是山区,除了悬崖就是山坡。在水水渠的修建中,同样也是困难重重。为了水渠的顺利进行,人们凿山洞,搭拱桥,才终于完成了这一条可以灌溉的水渠。
可是等到真正将水库的水放出来时候,人们却傻眼了,水库的水根本就不能通过水渠流出来。原来是因为那时候测绘技术的落后,在测绘的时候出现了误差,倒至水渠的高度比水库那头整整高了一米多。这样水库的水怎么会流得出来呢?这样花费了无数人民的心血辛辛苦苦修建的灌溉工程却成了烂尾工程。
后来政府为了将水库利用起来,就在水库的下方修建了一个发电站,解决了当地人的用电问题。现在那个水库被人承包来养鱼,变成了一个有名的垂钓基地。你说与当初用来灌溉整个乡镇的农田的初衷是完全不相符的。拱桥就成了一个仅供观景的一个地方,完成没有任何的作用。
齐帆齐第3期28天(11)篇1177字 累计:1494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