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买买买购物指南音乐
新加坡住房  教育  医疗  制度值得借鉴

新加坡住房  教育  医疗  制度值得借鉴

作者: 海峡新视野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11:27 被阅读268次

              文图/李靖

笔者在新加坡花柏山顶、背后为普通新加坡人民的住宅区

2018年10月26日我们一行20人从福州出发,经过4个半小时的飞行抵达美丽的岛囯新加坡。开始对新加坡进行为期2天的考察。

      新加坡简称狮城,人口560多万国土面积虽然只有719.1平方公里,但其去年GDP却高达3239.07亿美元,人GDP:57714美元。据新加坡当地人May女士介绍:新加坡住房分为富人区,和普通住宅区,高达百分之八十七的国民住在普通住宅区,百分之十三的民众住在富人区,当地人一般工作一两年凭结婚证就可以低息贷款在新加坡买一套房子,一套房子的价格32万元新币(约合人民币160万元),10年前是这个价格,现在还是32万元(有点类似我国的廉租房)在新加坡投资房产升值空间还有,但空间不大),在新加坡一对夫妻只允许购买一套房子,不允许买多套住宅,一直住到老,直到孩子大了凭结婚证才可以买一套房子结婚,所以新加坡人几乎都是固定地址,如果这对夫妻,双方去世,在半年之内,其子女必须卖出,钱归子女,新加坡一对夫妻一生中只能买两套房子,一套住房政府允许赚钱、一套自己永住,但前提是另外一套卖出才可以买另外一套,也就是说一对夫妻名下只能拥有一套房子,如果卖不出由政府收回,但略低于市场价。

      新加坡政府鼓励夫妻双方多生,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在教育上小学到高中,每个月只收少量的学杂费,大学有奖学金,夫妻生的越多政府奖励的越多,因为这些孩子都是国家的,说不定是国家领导人或者是科学家,在新加坡政策上父母只是拥有孩子的监护权罢了,新加坡政府鼓励子女买房在其父母三公里以内,如果买在距离父母三公里内,政府补贴奖励子女3.5一4万元不等的新币,这样子女方便照看父母,新加坡的住房体制层次分明,是以公共住房为主,私人住宅为辅,高达百分之八十七的普通民众居住包括“廉租房—组屋—执行共管公寓”和“公寓—有地私宅”并行。新加坡在上世纪60年代初也曾通过兴建廉租房的方式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但1964年开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阶层购买建屋发展局兴建的组屋,建立起与多数发达国家以公共租赁或房租补贴为主截然不同的住房保障制度。高达87%的公民居住在组屋里,住房自有率和组屋自有率均90%以上。制度设计上,通过中央公积金、低息贷款和土地划拨等方式保证组屋的低价和质量,严格规范组屋的准入与退出审核,并将私宅土地出让金纳入储备金、不归现政府支配隔绝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新加坡的教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它的教育非常成功,自成一体。新加坡公立学校从小学至高中只是每个月交点较少的学杂费,大学有奖学金。教育成本较低。

新加坡医疗上更值得我国借鉴,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以高效著称,是最有能力应对重大医疗危机的亚洲国家。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形成了多元化和合理的筹资机制,注重政府与市场在医疗保障资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政府补贴、保健储蓄、健保双全、保健基金四者相结合,把纵向的自我积累与横向的社会共济保障以及政府为贫困人群的最后保障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使每个新加坡人都能得到良好的基本医疗服务。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化,在政策的宏观调控手段下,目前全国房价下跌趋势,我国的养老政策,教育政策,医疗政策不应该市场化,更不能商业化。一定坚决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理念。必须让居者有其屋,学者有其用,医者少花钱,老者有其养,才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加坡榴莲壳艺术中心夜景 新加坡拉斯维加斯赌场夜景 新加坡拉斯维加斯赌场夜景 新加坡标志鱼尾狮 新加坡榴莲壳艺术中心夜景 傍晚新加坡榴莲壳艺术中心夜景 新加坡花柏山顶、背后为普通新加坡人民的住宅区 笔者在新加坡花柏山公园鱼尾狮刻像留影 据说在新加坡鱼尾狮喷水用手接水意味着财源滚滚 笔者在新加坡榴莲壳艺术中心 新加坡普通人家住宅区 新加坡普通住宅区 新加坡普通住宅区 新加坡富人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加坡住房  教育  医疗  制度值得借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td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