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学习笔记之四

五, 人类千百年来的战争也正在消失
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饥荒、瘟疫得到解决以后,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大难题,战争。特别提到了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 赫拉利在书中提到的“丛林法则”是作为一个社会学政治学概念,指的是在国家之间弱肉强食 ,采用武力决定生死存亡的侵略性和掠夺性战争。
从石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从北极到撒哈拉沙漠,地球上的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丛林法则”,邻国随时可能来犯领土、击垮军队、屠杀人民、占领土地。
邻国关系也遵循“丛林法则”,就算两个政体看似和平共处,战争也始终会是一个选项。 直到20世纪下半叶,这个“丛林法则”终被打破,或被取消。在世界的大多数地区,战争已经比以往更为罕见。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人都以为有战争是必然的,而和平只是一个暂时的、不确定的状态。
赫拉利选择了这样的一组数据:在远古农业社会,人类暴力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15%;而在20世纪,这一比例降至5%,到了21世纪初,更是只占全球死亡总数的约1%。 2012年,全球共有560万人死亡,其中62万人死于人类暴力(战争致死12万,犯罪致死50万)。相较之下,自杀的人数有80万,死于糖尿病的更是 150万。
更重要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可能发生战争。当政府、企业和个人规划不远的将来时,多半不会考虑战争的可能性,这是史无前例的。
目前“和平”这个词已经有了新的意义。过去想到和平,是“暂时没有战争”。而现在想到和平,是较难以想象会有战争。
体会:赫拉利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在现在的“难以想象会有战争”的和平条件下,一方面加强国防建设,防止落后挨打受欺。同时,抓住时机,发展才是硬道理。
六、全球战争消失引发的是知识产权的争夺战
赫拉利在谈到人类的第三大难题战争史无前例的解决以后,同时谈到,随着战争的逐渐消失,全球经济导向也已经从物质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过去主要的财富来源是物质资产,比如金矿、麦田、油井。而现在的主要财富来源则是知识。发动战争虽然能抢下油田,却无法霸占知识。因此,随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战争能带来的获利已下降;现在世界上可能发生战争的地方,越来越局限在仍然维持着老式的物质经济的特定区域,比如中东和中非这些地方。卢旺达靠着掠夺来的钶钽铁矿,每年能赚2.4亿美元,对于贫困的卢旺达来说这可是大笔收入。
在这里,赫拉利又一次提到中国,他说:相较之下,如果中国入侵美国加州夺下硅谷,却是毫无道理,因为就算中国获胜,硅谷也没有硅矿可劫。中国能够赚到几十亿美元的方式之一,是和美国的苹果及微软等高科技公司合作,购买软件、制造产品。卢旺达辛辛苦苦从刚果(金)掠夺的钶钽铁矿的全年所得,还不如中国平平安安靠贸易在一天之内赚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