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倾听,一部分人以为就是听,听懂对方说话就行了。但是你只是听到了,不代表你真心想去理解和感受对方所说的。因为你关注的是自己的话题,而不是对方所关心的。
看看以下这个例子:
A小姐:“我上周末陪我娃玩的时候,她竟然会耍小心眼了。”
B小姐:“是啊,现在小孩就是可聪明了,上次我家孩子也是,我叫她······(此处省略200字)”
A小姐:“嗯嗯,你看我今天的这条裙子怎么样?
B小姐:“挺好看的呢,我以前就看到一条裙子和这个一模一样,是在XX商场买的,当时我看的时候······(此处再次省略200字)”
大家也许会发现这个对话似曾相识,我们很多时候关心的是和自己有关事情,对于他人的话题,其实没那么感兴趣。因而就像B小姐那样,敷衍地回复了一句,立马转到自己的话题上去了,这样势必让对方兴趣索然,失去了聊天的兴趣。
那这样就会有人说了,那我就顺着对方的话题聊下去呗,尽可能去理解和感受对方的观点。话是没错,但如果两个人并不太熟悉,也许对方可能就不太会同你说太多、又或者对方本身就是个话少的,你无从找出对方的兴趣点,再或者对方聊得话题你完全不懂,这时候你又怎么把话接过来?
其实对于话不多、聊天内容不深入的情况,就涉及到倾听的另外一种方式——增加“同感区域”。
我们面对不太熟悉的人,他们一开始说的并不多,内容也不会太深入,这时候增加迅速拉近关系,打开话题呢?我们应该自己观察对方,与对方保持在动作上的一致——对方略微抬起下巴,你也抬起下巴;对方抱着手,你也跟着抱着手;对方左脚为重心的站着,你也左脚为重心;对方具备喝酒,你也跟着喝酒。
不过要注意的事,你不能立马跟着做,也不要姿势保持的一模一样。否则对方很容易意识到你是在学他。你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动作,同时之动作保持一致即可。除了动作之外,在语音、语速和语调上如果也能与对方保持一致,对方慢,你也慢,对方音调调高,你也升高音调,让对方感觉你是同频的人,但同样也要注意不要引起对方察觉,你是故意跟着他学。
当对方不想说话的时候怎么办?你要做的不是填补对话的空白,在那里滔滔不绝,你需要做的是陪对方一起沉默。对方不说话,有可能是在思考,也有可能是在享受发呆。你只需要陪着他,眼神不用接触以免尴尬,也保持着沉默即可。过一阵子当对方的思绪转回来时,他会对你没有打断他思绪抱有好感。
如果你们聊到了一个对方很感兴趣而你却一无所知的话题怎么办?
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重复对方所说的部分内容。及让对方觉得你是在听他说话,又可以避免不知道回复什么的尴尬。
一个不懂书法的小伙和一位书法大师在聊天。
书法家:“你看这幅字,它那整体的气势,那么豪放。”
小伙:“嗯,豪放的气势。”
书法家:“你再看那最后一个字那一勾,显出了作者无比的自信。”
小伙:“嗯,最后那一勾显示出了自信。”
书法家:“整体这个四个字错落有致。”
小伙:“嗯,错落有致。”
这样的对话虽然不会有思想的碰撞,但一方的回应会引起另外一个人的说话欲望。虽然小伙对书法不懂,但这样的回应方式也让书法家不至于觉得没有共同语言。
因此在无法理解谈话的主题时,能做好的就是重复对方的话,在必要的时候改述,或者提一些问题。
从上面的那些对话可以看出,倾听的基础是尊重,如果把一个话题当作领土,而每个人对主题的理解是手里的地图,那么尊重对方手中的地图才是基本条件。无论是重复、模仿动作、语速、语调,都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同频,感受到收到尊重的感觉。
尊重才是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