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英雄邹毕兆”之一
把蒋介石装进“玻璃杯” 路 明
毛泽东说:“我们和蒋介石打仗,是玻璃杯押宝,看得准,赢得了!”这个“玻璃杯”就是破译敌人密码工作。
毛泽东说:“二局是长征中黑夜走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
毛泽东说:“没有军委二局,就没有红军!”

红军史中十个“他是谁”?
湖南邵阳,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建党百年,于斯为盛。
是谁荣获红军最高荣誉“红星奖章”(全国仅166人)?
是谁荣获红军隐蔽战线“破译三杰”称号?
是谁把蒋介石罩在“玻璃杯”里让他向中革军委如实招供?
是谁千里之外提供准确情报歼灭湘军六个营、粤军一个师?
是谁从第三次反围剿到长征胜利结束能够破译敌军全部密电?
是谁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破译密电90部(平均每天0.7部),让
“毛主席指挥真如神”,从而挽救红军挽救党?
是谁在长征中被毛泽东点名随身带走“北上”?
是谁提供准确情报打好“直罗镇歼灭战”为中央奠基大西北?
是谁为红军东征、西征和三个方面军胜利会师提供动态情报?
是谁在晚年写出万言回忆录“玻璃杯”,上交党中央,被专家评为:
“现存记录中国工农红军无线电技术侦察工作最为详尽、最有见地、最具史料价值的权威性文献”?

以上十个“他是谁?”的“世纪之问”,在闪着金光的红军隐蔽战线历史档案中,都把答案指向邵阳。邵阳热土,藏龙卧虎。
新邵严塘,一位天才热血少年邹毕兆,15岁参加红军,经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手培育,耳提面命,经过红军大熔炉血与火的锻炼,终于成才,脱颖而出。他不仅炼出“火眼金睛”,而且炼出“千里眼、顺风耳”,在波诡云翳的太空中纵横驰骋,他用破译密码制造的“玻璃杯”,把蒋介石和他的百万大军统统罩住。让蒋介石和他的下属都如实向红军招供汇报。尤其珍贵的是“情报贵在时间第一”!邹毕兆破译蒋介石密电,绝大部分“先敌军师主官”送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手中,保障毛泽东创造的“革命运动战”得以成功。毛泽东为隐蔽战线《谍报勤务》题词时,在《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基础上,发展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红军破译英雄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一瞬间改变历史。
出生在湖南邵阳的少年邹毕兆,不仅仅是我党我军绝对保密数十年的“绝密武器”;而且是中国工农红军最高荣誉“红星奖章”的获得者;是红军无线电技术侦察“破译三杰”之一;是红军长征中毛泽东点名随身带走北上的红军英雄。
拉开“绝对保密”70年的历史帷幕,我们发现:
邹毕兆,邵阳地区现代史中,最耀眼的一位红色英雄。

1934年,中革军委二局破译科副科长邹毕兆.
1949年10月,我就认识了带领我们南下的湖南邵阳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邹毕兆。当时,我是中共邵阳县委秘书处的干事,我曾经给他送过机密文件,参加剿匪。1961年,邹毕兆转业到地方任中共邵阳地委副书记,我调到邵阳地委任常委秘书。三年后,我调任邵阳县委副书记。1974年,邹毕兆带领我六次晋见开国元勋、国家副总理王震,建成了城步南山中国第一高山牧场。

2016年10月,我应湖南城步县的邀请,重走长征路。我发现很多地方宣传红军英雄邹毕兆的资料极少,而且内容不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红军的无线电技术侦察情报工作做为“绝密”直到本世纪初才解密,有人乱猜测,有人以讹传讹。揭开尘封了70多年的历史帷幕,人们才发现在历史长河中,蕴藏着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无限辉煌。
我再次爬上湘桂边界老山界,而且造访红军后代邹邵华、邹生宁,感谢他们提供了邹毕兆亲撰的回忆录、照片、勋章。
邹毕兆(1915-1999),新邵县严塘镇夏家村人,1915年1月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7师组织干事,红三军报务员。1934年任军委二局破译科副科长,因为破译敌军密电,战功赫赫,被中革军委授予三等红星奖章。周恩来、朱德亲自为他挂上奖章。1936年12月,长征胜利结束,邹毕兆再次因为破译中央军、湘、桂、黔、陕、甘军阀和东北军所有密电,被提拔为中央军委二局破译科长。1944年任王震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副参谋长。1949年任邵阳军分区司令员,61年任邵阳地委副书记,73年任邵阳地革委副主任,后调任省国防工办副主任(副省级待遇),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历史档案证明:邹毕兆,竟然是为红军长征胜利做出特殊贡献的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传奇英雄。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邹毕兆又是保密模范。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守口如瓶。他忍受着红军时期营养不良、用脑过度造成的“头脑有一万只虫子叫”后遗症,默默地在邵阳工作,“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子女”,从来没有透露他是“破译敌军密电1050部”、获得红星奖章的红军英雄,更没有向组织伸过一次手。

1933年,周恩来亲自为中央军委二局“破译三杰”挂上红星奖章。
其中曾希圣是二等红星奖章;曹祥仁、邹毕兆是三等红星奖章(邹毕兆红星奖章编号79)
全国红军被授予一、二、三等红星奖章的只有166人。

1955年第一次授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颁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而邹毕兆这位1955年还只有40岁的军人三个时期的二级勋章全部拥有。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极其罕见的!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都对来自宝庆府的“红小鬼”邹毕兆爱护备至,耳提面命。长征期间,他和三位伟人在一个纵队行军,邹毕兆有病还坐过毛泽东的担架。

中革军委在江西瑞金洋溪村无线电训练班旧址。邹毕兆在此学习毕业。
彭德怀送给中央的“好脑袋”
邹毕兆万言回忆录写于1988年,题目叫《玻璃杯》。他第一句话就说:“毛泽东说:“和蒋介石打仗,我们是玻璃杯押宝,看得准,赢得了。这个玻璃杯就是破译敌人密码工作”。

邹毕兆就是红军“制造玻璃杯”的“破译三杰”之一!1930年,15岁的邹毕兆参加红军,任红3军7师组织干事。17岁时被推选参加总部无线电训练班。因为他记忆力强,摩尔斯明码背诵如流,特别是永不服输,当年就成为红军报务员中的佼佼者。

1932年10月,中央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在福建建宁成立,这是我军第一个无线电侦察单位。11月16日,局长曾希圣和报务员曹祥仁破开了敌军第一个密电码,中革军委嘉奖。红三军团长彭德怀立即打电话给曾希圣,以“送一个好脑袋”名义推荐三军团优秀报务员邹毕兆到二局。1932年12月,17岁的邹毕兆调到二局后,很快就大展才华。

邹毕兆不仅无线电报务能力突出,而且学会破译敌人初期密电码!邹老回忆:“我是参加曾希圣局长、曹祥仁他们破密码,因而得到经验和启发,进而能够独立破密码”。从此以后,中央红军对敌军所有密电都能破译。从1932年11月开始,到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前,中革军委二局共破译敌军密电340个。
邹毕兆豪气干云地说:“蒋介石的首脑机关和凡配有电台的师、旅以上的司令部,他们干什么,只要通过电报,我们也就知道什么”!
陈诚急得吐血
1930年冬到1931年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连续打破敌人三次“围剿”,中央苏区扩展到28个县,250万人口。但是,1931年1月,王明等取得了中央领导地位后推行了一整套“左”倾错误路线,毛泽东受到排挤,被取消了军队领导权。

恰在此时,1933年1月,蒋介石气势汹汹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调动50万大军,企图将红军歼灭。而中央红军此时兵力只有4万人。但是,毛泽东虽然人不在,其思想还在。而朱德、周恩来等指挥者,又能够从实际出发;同时,红军已经能够全部破译敌军密电。因而,第四次反“围剿”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邹老在回忆录中说:“蒋介石派吴奇伟九十师由抚州进到浒湾,八点过后,才收到吴奇伟师出发前进的电报。我们破译科立即破译出来。有了这个电报,红军各部便分头向指定的阵地开进。吴奇伟遭红军痛击,损失惨重。红军进攻南丰。蒋介石调动大军分三路企图断我后路。二局及时掌握了蒋介石这一情报,于2月27、28日在东黄陂将正在调动集结的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在行进中一举彻底消灭”。“蒋介石仍不甘心,再以两个师,从中路再向广昌前进。我军又于3月21日在草台冈将陈诚的王牌第十一师基本歼灭,陈诚急得吐血。就这样,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在我根据地边缘被粉碎”。

邹毕兆回忆:“1934年“八一”节,中央军委对全军有功人员颁发红星奖章。曾希圣局长获二等红星奖章,破译科长曹祥仁和我获三等红星奖章(邹毕兆奖章号码79号)。由周副主席、朱总司令亲自到二局颁发,并在会上讲话。他们对二局工作给以高度评价”。
破译密电险些活捉蒋介石
邹老回忆:“我们制造的大玻璃杯,把这位委员长也扣在里面。蒋介石变成了我们日日夜夜控制着的杯中人主角”。特别让人提神的是由于破译了密电险些捉住蒋介石!
邹老回忆:“蒋介石在第四次‘围剿’遭到惨败后,还打肿脸充胖子。他亲自来到崇仁陈诚的中路军指挥部视察。我们从破译的敌人电报中,确悉蒋介石定于日间取水路回南昌。聊以观山景水色,‘示形败而不馁’。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立即指派了截击的部队。崇仁的河,水不大,容易截击。后来敌人电报说,蒋介石临时改乘汽车,侥幸地走脱了,免做刀下之鬼”。
我多次查阅更多老红军的回忆录,发现邹毕兆回忆录中,有关“险些活捉蒋介石”的回忆,确有其事。据老红军江华同志回忆:当年红三军团长彭德怀接到密电,立即选择200名精兵,身偝钢枪、马刀、绳索,指定江华为队长,待命出击。如果蒋介石真来,肯定会被捉。当年如果捉到蒋介石,中国近代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