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荐读# 最美丽的地方《紫云》

#荐读# 最美丽的地方《紫云》

作者: 生态三明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16:29 被阅读0次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代:白居易

       老家紫云,在山上。地如其名,一半仙境,一半人间。

      已经有很多很多年,没有在家待过一个完整的春夏秋冬。但是,乡愁就像一本发黄的相册,随意翻开都是一张张记忆深刻的老相片。

       当山里吹来的风从冰凉变得带着一点点的暖意时,春天就来了。最早开始荡漾的,应该是田里的小草。在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死寂之后,荒凉的地里,开始冒出一些绿来。它们争先恐后地生长,深怕错过初春第一缕充满爱意的春光,从田里,到河岸,最后铺到田边的小土坡上。

然后,燕子回来了,欢快地舞着它们的剪刀尾巴,叽叽喳喳,叫着春天。老燕子会径直找到往年的老家,新燕则要另找合适的房檐,然后一遍一遍地往地里啄回泥土,修葺新房。那时候很坏,经常嫌弃燕子把自家的走廊弄的老脏,便用竹竿把它们的房子捅破。如果能早一点知道人事如此的艰难,再怎么也不会去为难一只小小的燕子。

 后来,小树开始抽芽,野花开始奔放,漫山遍野地开去。印象最深的,是杜鹃花。春雨洗刷之后,一簇一簇地开放,粉嫩的可爱。

地里也要开始忙活了。大人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扛着锄头,卷着裤脚,三三两两地下田去了。素面朝土,弓背向天,大手一扬,洒下生活的种子。

天气开始慢慢温热起来,淫雨霏霏之后,开始转暖了。这时候的天气大多好的,空空旷旷的天,蓝的清脆,没有一点的尘染,偶尔几片飘过的白云,厚厚的,绵绵的,像是新摘的棉花。我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蓝天,却再也没有见过这样让人欢喜的一片明媚。

地里已经是大片大片的绿了,强壮而茂盛。田里的水稻开始抽穗,肚子大的鼓鼓,好似一个个孕育着生命的孕妇,温润而俊俏。

白天,知了叫的欢畅,似乎总要炫耀自己那副叫不破的嗓子。夜里,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咚咚呱呱,和着夏虫的野鸣,生生是一首美妙的歌。路边的小树丛里,少不了是萤火虫的点缀,扑扑闪闪,时暗时明。夜空中,繁星满天,像是一张巨大的黑幕上挂着的明晃晃的灯火,饱满,闪烁。

要说夏日最好的去处,莫过于均峰山和瀑布群了。因为,均峰山上,茂林修竹,山风淋淋尽沁心脾。瀑布潭里,涛声依旧,水波漾漾总荡清凉。最爱老家的夏天,没有一点焦躁,没有一点激烈,他总把夏天最暴戾的一面隐藏起来,让我们可以微笑向暖。

田里的稻穗已经涨的饱满,开始垂下头来。满眼的金黄总是给人们以收获的喜悦和快感。门后的梧桐开始落叶,桐子掉落在瓦片上,总会发出一声悲壮的鸣响。燕子陆续离开,屋檐下回复了安宁,习惯了吵闹,它们的欢唱开始让人回想。 是时候下地到田里收割一年的辛劳了。

收完水稻,大片大片的农田开始显得荒凉。大大小小的稻草垛随意地堆在田里,像一座座小山。这个时节,总是秋高气爽,天气比夏季还要好,少了一点热烈,多了一点凉爽。

天变得很高,但褪了一些颜色,不再那么蓝。黄昏家家户户开始冒起炊烟的时候,就变得非常的凉。

野鸡开始成群结队,准备过冬。夜晚田里蛙声也开始变得稀疏,知了慢慢不知所踪,萤火虫的尾巴也终于暗了下去。

秋意开始浓了起来。这个时候,最美的是天上那轮月亮。无论玄月,还是满盘,都温柔万丈。清清的月光,不知道温暖了我多少儿时的梦乡。

一阵秋雨一阵凉,几场雨水之后,天气转凉,冬天早早地来了。门前的水沟,流水开始变得特别的冰冷,边上的野草集体倒下。竹篱笆上的蔓藤,奄奄地扒在上面,已经没了生命迹象,几个留种的蒲瓜,也干瘪的没有了瓜样。

田里是满眼的土黄,有的草垛被烧之后留下一滩的灰烬,几只老牛四处寻找所剩不多的草粮。不远处山坡上的野草也都已经倒下,像一个老妇人垂老的白发,胡乱地披散。只有天边的群山,还是一片浓浓的青绿,长青的大树,总是在寒冬里给人震撼。 每天早上起来,屋顶上都起着霜,茫茫的一片,像是老天撒向人间的白糖。

冬天的清晨真是美啊,太阳从东边的山头慢慢升上,天边开始变红,变亮,启明星慢慢变的黯淡。田头氤氲的雾气,开始缓缓上升,像一层薄纱,轻轻撩开,唤醒沉睡的土壤。要说冬天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季节,我可说不。沉寂之下,其实蕴藏着无数的生机和希望。

总之,紫云的美,言之不尽,述之不详。有朝一日告老还乡,便犁两亩薄田,开一片池塘,谁还管他世外的万水千山!

 文:杨鹏飞  视频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分享与点赞,阅读原文更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荐读# 最美丽的地方《紫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er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