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过?

作者: 秋阳杲杲121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16:39 被阅读4次

   

  某人养了只鹦鹉,经常“咳嗽”,便带它去治疗。却发现鹦鹉是平时学主人咳嗽而已,原来真正“有病”的却是主人自己。这则有趣的小故事引发了我的思索:为什么主人会先想到是鸟的“过错”,而对自身的毛病无所察觉?凡事该如何正视“谁之过”这个问题。

        推而广之,我们平时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每当事情弄糟时,大都会想到“这是别人的过错”,“我怎么会错呢?”却很少人坦率承认:“这是我的错!”中国有古训:“静坐常思已之过”、“责人不如责已”!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

         一个人面部有污点,常常自己不能发觉;倒是别人脸上的污点,却能一下子就看得非常清楚。后 来 人们发明了镜子,才初步“纠正”了这种“偏见”。唐朝的代宗皇帝,有几句很好的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们多数人凡事先追究别人而先不察自身,正是因为身边或心中缺少一面光明正义的“小镜子”。这种惯性的思维是人性普遍的弱点。也是引发矛盾和失败的根源之一。

          楚霸王项羽身败乌江,“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只会悲叹:“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他忘了正是自己一贯沽名钓誉,在鸿门宴上放掉了自己的劲敌刘邦,而后又刚愎自用,连唯一的谋士范曾的忠告也不听,才造成了兵败身死的下场。反之,如果他能像刘邦那些察纳雅言、集思广益,加上自己的雄韬武略,何愁霸业不成。这就是凡事不责已,反责于人的历史教训。相反,史上凡能责己之过,善于重用进谏忠言的人,无不从中受益:齐威王勇于责已,听从邹忌讽谏而“战胜于朝廷”:楚庄王放下自己的架子,采纳谋士伍参的计谋而打败了强大的晋国军队,报了“城濮之战”遭败的国仇;国力薄弱的刘备,信任诸葛亮,“三顾频繁天下计”而成就了蜀汉帝业。唐太宗纳魏征忠谏而营造了“贞观之治”的光辉业绩。

      从小方面而言。也有则小故事:有两个家庭,一个老是争吵不休,另一家则十分和睦。别人问起来,前者回答:因为我们一家都是“好人。”遇到问题,我没错,都是别人的错。后者答:我们一家都是“坏人”,遇到问题,都是“我的错”。我们平时工作、学习时,和同道们发生点矛盾,也许在所难免。当们总认为是别人不对的时候,是不是该联系那则主人和鹦鹉的故事,换种角度考虑问题了?

     正视自己,树起心中的镜子,凡事先察已身,那么,自己可以减少过失。发现已之过后,“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严于律已,宽于待人”。必能获得一种精彩出色的人生。

orts_&m�"���

相关文章

  • 谁之过,谁之过

    二月油菜花满山坡 麦地绿油油盼丰收 那是小时候最能看到的场景 现如今却只能在记忆里寻找过去的痕迹 是什么让曾经的绿...

  • 鏖战

    这也锁,谁之过?

  • 世界不需要战争

    巴以冲突谁之过……

  • 谁之过

    寒假和儿子一起参加了宗彩老师举办的成长训练营。初对宗彩充满好奇是因为宗博士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心理养化课程,那天...

  • 谁之过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2017年5月19日,近60岁的吴某在广州市花都区某山村景区河道旁的杨梅树上采摘杨梅时,...

  • 谁之过?

    本文参加简书七大主题征文活动,主题: 一次难忘的失误 周一清晨,我提着一袋清洗过的水蜜桃,踏着初夏的阳光,哼...

  • 谁之过?

    公交车上,每停一站便有人下车,也有人上车。车厢里没有人说话,只能听见陆续刷卡的“滴”声和接踵而至的脚步声,人...

  • 谁之过?

    我被一个已经调走的奇葩同事气坏了。 上周三我出差的时候,她打电话给我,说不想要她的被子了(我俩在一个宿舍午休),我...

  • 谁之过?

    某人养了只鹦鹉,经常“咳嗽”,便带它去治疗。却发现鹦鹉是平时学主人咳嗽而已,原来真正“有病”的却是主人自己。...

  • 谁之过…

    8月5日下午一对正当花季的八岁双胞胎姐妹跟妈妈在青岛旅游于黄岛区万达公馆海滩走失的消息,牵动了无数网民的心,随之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之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ty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