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台湾作家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深深打动。吴念真用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记录了过去时光中和他发生过联系的那些身边人、普通事。故事是写实的,我们跟随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走进了他的人生,以作者的生活为切入点,看到台湾社会的各个侧面。故事是简单的,但感情的表达是浓墨重彩的,带动着读者进入到他的生活,他的家人、朋友们的曲折人生和独特的感情经历。作者功力深厚,有时候一个片段就是一生,从生活的细微处表达对人世的悲悯之情。
一、以小见大
我们从这些零散的小故事中看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作者从小生活在一个矿山,从小爱读书、写字,16岁时到台北生活,靠打工养活自己,继续完成学业。他服过兵役,后来从广告公司起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写剧本、写书、拍电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这些人、那些事》写的都是作者身边的一个个小人物、小事件,但通过这些“小”,反映了社会变迁的“大”。
1.作者出生和成长的经历反映了台湾社会的变迁。第一辑《心底最挂念的人》写了他的亲人们,父母至爱,兄弟情深,邻里友善。作者的父亲因为意外不得不来到了一个曾经繁华的矿山,成为了人家的儿子。经过一生辛苦的劳作,经历了矿山从兴到衰的过程,他也没有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他一生都惭愧于自己割裂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关系,离开的时候,到老年才有机会表达对自己没有故乡的遗憾。他的儿子们又离开了他们出生的地方,在另一个不是故乡的地方开辟自己的新的人生。
2.“爱”是作者贯穿在全书中的一个主题。无论人生多么不堪,每一位主人公都有深藏于心底的爱。母亲自不必说,父亲是一个粗人,不会表达自己的爱,作者能记得父亲表达爱的时候极少,《只想和你接近》、《心意》从有限的记忆中梳理出父亲隐藏内心的爱。《年糕》写一场大灾难后,从邻居女人们在节日期间给家家户户送年糕的事情,写中国传统的乡邻关系和印刻在心底的那份善良。《未遂犯》写了兄妹之间复杂而深沉的爱。《陈设一个家》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对一个孤独的老年人深切的同情。
3.作者服役期间所经历的战友之情,表现台湾军人苦闷的现实生活。《春天》描写了人性的纯良;《茄子》从战友自杀感受到人生的惨烈;《他不重,他是我兄弟》写了战友阿哲因为送战友的骨灰能见到家人的扭曲。这些经历都个作者刻下了深深的伤痕。
二、真情实感的注入
1.作者写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这些人,那些事也是他自己的人生的映射,也许,他就是他们中间的某一个。《遗书》写了最复杂的兄弟感情。对自己的弟弟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在写亲人中,他用了第三人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不忍和不愿面对的现实,甚至是自责。最后弟弟告诉他的是:“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那种深切的悲哀满溢在字里行间。
2.作者的感情注入是真挚和浓墨重彩的,无论是亲人还是只有短暂交往儿时朋友,牵扯着读者的情感随之起伏流动。《老鼠》里对老鼠仔父子的描写牵动人心,让人产生无限的好奇和同情心,也是那个年代台湾人民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遗照》里写一个祖母靠卖身给孙子好的生活,而孙子却是如此的不堪。作者的心情有在《邂逅》中写:“忽然他的眼泪开始流个不停,他知道那不是因为歌词内容的关系,而是音乐、情境以及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某种心情。”
三、人性的复杂
本书中的很多小故事写了极为复杂的人性故事。《可爱的冤仇人》写了一个警察。这个警察“秃头、凸肚,还有……狐臭,他的制服从来没有平整过”,在作者年少时还吊打过他,作者从来没有喜欢过他,但直到成年,他终于明白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可爱的冤仇人”。
《秘密》写一个可怜的女人,想要美好的生活而不得,只好靠出卖自己才能存活下去的故事。《爱》写遇见爱的两个可怜的人,在人世间寻求到属于自己的尊严和温暖。《寂寞》写到不被理解的爱里,一个男人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告别式》写一个政客的虚伪。就像《美满》里写到的:“他们心里各自明白,没有谁设计谁,说到底都是时代设计了所有人。”
人生不易,作者经历了台湾最动荡的社会时代。从日据时代到政权的变革,但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亘古不变的。源于生活,忠于生活,是本书最大的特色。也因为生活,是本书最打动人的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