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听闻能力,一方面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和品质。在内心接受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作者空间]
一位居士,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学佛,父母很不情愿,甚至很反对,常常为此有情绪。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作者空间]
吃素是个很好的习惯,有很多的好处,不仅可以间接地放生和护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但是一个素食者常常会遇...[作者空间]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论典里,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把错误的闻法状态分为三类。 第一类,倒扣着的碗。 就是说,碗倒...[作者空间]
有一位法师,师父调教了他很多年。刚开始,都是让他听话,大事小情都要听师父的安排。师父也常常会给他一些境界,甚至故意...[作者空间]
古往今来,修行人都是豁出命来去寻找善知识,找到自己的老师,找到能够调教和启发自己的人,而不是先去找书本。 在古代,...[作者空间]
“ 从佛法的角度谈“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就犹如师徒关系,最要紧的是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由于业缘很深,孩子大多对...[作者空间]
什么是贪?贪钱、贪地位、贪美色……凡是认为好的东西,就会生喜欢之意,想据为己有。这就是贪心了。 有贪心好吗?不好。...[作者空间]
1.借花献佛 在佛经里,“借花献佛”是指用鲜花来供佛,是一个很好的培养福报的机会,会感得相貌庄严。 按照现代汉语中...[作者空间]
1.什么是“有的事可说不可做” 人与人之间,不能很清高、很傲慢,要有正常的交流表达。但是某些事情,你可以说,不能去...[作者空间]
在佛法里,什么是“不可说”?比如,伤人的话不能说,缘分不到不能说,对别人不利、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说…… 那么,何谓...[作者空间]
对佛菩萨而言,“好好说话”与“好好听话”是一体的,是没有主客关系的,即没有你我。也就是说,好好说话是为了利人,好好...[作者空间]
在修行中,“好好说话”与“好好听话”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讲说,一个是听闻,即内修外弘。“好好听话”是内修,是修自己;...[作者空间]
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叫三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应该明了的三种智慧——闻慧、思慧、修慧。 人生的这三大智慧中,第一...[作者空间]
职场和社会有这样一个共识,你的成功取决于和对方谈话时让对方愉悦的程度。 在商业领域中,大家为了承揽客户,积累了很多...[作者空间]
曾经,孔子煮饭给母亲吃,每次都煮很多,母亲吃剩下后,孔子都问这些饭菜该怎么处理。 到了孔子的儿子时,饭就煮得刚刚好...[作者空间]
人的一生,会有种种的境遇,或好或坏,荣辱得失。对此,一般人都是向外寻找原因,寻找规律,好让自己能够顺利过好自己的生...[作者空间]
有一位信众,来僧团找法师哭诉,来的时候是由两个人搀扶着来的,非常之伤心。法师原以为一定是其家里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故...[作者空间]
有很多很多的女众留言,别人的一句话,就让自己受不了,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引起自己很多的想象,内心脆弱到不能经受一点点...[作者空间]
佛教中有五戒,其中“不妄语”戒是一条很重要的戒律,核心是不说谎。 世间人一般很少能够意识到说谎的过患,常常会把谎言...[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