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非暴力沟通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
专题列表页
非暴力沟通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

0523,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汪倩

异化的沟通方式,使人们忽略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使人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最后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于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异化的沟通方式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生活中常常以“不得不”、“必须”这样的思维模式去逃避责任,解决问题,最后使对方以不甘心的、屈服的姿态来接受现实,这样就会让彼此心中充满怨恨,而蒙蔽了爱。
道德评判也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如:你看隔壁家的孩子,每次考试第一,次次得奖,你怎么做不到?
生活中少一些不得不,必须,少一些比较,才能让爱走进来。

05.23 非暴力沟通(二是什么蒙蔽了爱)慧分享
异化的沟通方式:在表达中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指责,而忽视对方的感受倾听对方需求
1.道德评判:通常会与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来评判对方,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则是正确的,反之则是不道德的
2.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就像在生活中,工作做习惯性的去与身边人做比较,做的好的时候开心,不好的时候低落,妒忌
3.回避责任,也就是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来逃避责任,通常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经常会习惯性的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责任,而不是去找到问题所在来解决问题

异化的沟通方式更像由一些处于上层有权有势的人群为了自己的利益权势所制定的一套规则与标准,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所谓名门正派与魔教的区分一样。
0523,是什么蒙蔽了爱,婷小姐分享
今天的标题,个人觉得非常值得思考
我曾经很羡慕欧美人,为什么他们可与随口用语言表达对彼此爱意,为何我们对自己的亲人用语言表达不了爱,我们有多少人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表达过爱???
看完今天的内容,我觉得,蒙蔽我们爱的,是环境,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缺乏爱的环境,我们觉得对彼此的爱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来按照自己想的来做,如果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心中的不满或者不安就会迫使我们去做一些暴力的事情。

0523,周二,是什么蒙蔽了爱?,分享人:袁丹娜
卢森堡博士列举了四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的“异化的沟通方式”:1、道德评判;2、进行比较;3、回避责任;4、强人所难。这四种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1、  道德评判
我们不需要通过评判他人来表达自己,我们只需要说出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
2、  进行比较
当这种比较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蒙蔽了对自己的爱;当我们把别人拿来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也就蒙蔽了对别人的爱。
3、  回避责任
每一个人都应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责。
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相信每一个人都是赞同的。可是我想请你想一想,你真的有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责吗?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为什么要乖乖的排队,其他人都可以插队,我为什么不呢?-----其他人应对我插队负责。
我为什么不对自己负责,如果我对自己负责,你也对自己负责,这样是不是可以影响更多的人,都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都不回避自己的责任。
4、  强人所难
我们有的时候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很多人会说,我从来不强人所难。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经常都在做。
“如果你不跟我一起去旅游,你就知道严重的后果”
“如果你忘记我的生日,你就知道怎么办了”
 
对于这一章感触最深的是:强人所难这种沟通方式,发现在生活中经常在用,特别是对我们最亲近的人,从今天开始注意
05.23 雄
道德评判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每个人的价值观与利已主意经常诱使我们去评判他人的对错,去比较他人的得失,把自己置身事外,认为这是他人的过错,他人应该承担过失或责任;
经常性地忽略了别人的出发点是否正确,只要出发点是符合大众利益的,那么他的行为就是可以理解与包容的。
2017-05-23 阿墨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什么是异化的沟通方式: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造成疏远和伤害的语言及表达方式,产生负面影响的~
造成异化沟通方式的根本原因书中已总结为四部分:

1、道德评判
2、进行比较
3、回避责任
4、强人所难

异化的沟通方式根源: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那么怎么把这些有用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呢?如果都是这么快的去读书,能消化吸收多少,会是纸上谈兵吗?
20170523(星期二)
非暴力沟通(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
分享人:姜海侠
异化的沟通方式包括1.道德评判,2.进行比较,3.回避责任,4.强人所难四个观点。
1.我们通常用自己所认为的标准,观点,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他人,而不是客观的去看待这件事情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让他去这样做,多关注他人的感受。
2.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
3.关于回避责任最明显的就是逃避,不敢面对现实,很多问题其实当我们真正去面对坦然接受的话,结果不一定是那么的不好,要明确目标,以结果为导向。
4.第四点说来其实很容易做到,最常见的就是给自己的对手制造各种障碍和麻烦,让对方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其实有时多一些关爱,多一份包容,你会发现退一步海阔天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贵在改变和转换格局)
2017.5.23 星期二 黄燕
《非暴力沟通》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1、异化的沟通方式: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人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2、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
3、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四种表现形式:
道德评判: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
进行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回避责任:异化的沟通方式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
强人所难: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总结:
当人不知其微,心易生妄,妄而易飘,飘则无畏,无畏无智无悟无善无爱。
当人不知其立,心易生微,微而易惧,惧则难思,无思无智无悟无善无爱。

5月23日星期二何雷帆分享
——是什么蒙蔽了爱
1、我们对别人的评价是自己希望别人做而别人没有做到的看法。比如我室友,我觉得她很懒,因为我希望她能经常搞卫生,但事实上她有空老是玩游戏或是拿手机玩其他的。
2、对比也是一种评判的形式,把每个人都和另一个人做比较,总是会觉得他她它不如它她他。
3、强人所难使别人觉得有带威胁性质或是太过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结果也会产生隔阂。
非暴力沟通(二)什么蒙蔽了爱
2017.5.23 李艳玲分享
这章分析了表达爱的方法,明确为大家提供实用的方法避免暴力沟通:切忌道德评判、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等,能做到以上几点,已经算掌握了沟通的精髓。
在四点中联想自身有没有中招,随意去评判一个人,本身也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这样提出主张,很可能招来敌意,所以我总结不要去评判别人,这是我所欠缺的,我总是会对一件事情和一个人下定义,自以为能锻炼观察力,后面发现这只会让我习惯于标签化思维,贴标签这件事情,也是前段时间花姐在早会的时候分享过,不要轻易的给自己或者别人贴上标签,也是回避责任的表现,我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贴标签本身就会导致我思维能力的下降,容易形成自我认知,要么抬高自己,要么给自己开脱,一旦别人观点与我不符时,那么会想方设法驳倒其观点,导致我对这件事情没有再延伸的思维空间。
最后分享下人际沟通四要诀:做到嘴里没有否定,眼里没有蔑视,肢体没有威胁,表情没有冷漠。
20170523 小许 是什么蒙蔽了爱?
1.有些沟通方式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如道德评判和进行比较。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将我们固有价值观和需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而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学会让自己换位思考,关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不轻易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2.爱的语言,一样是需要我们鼓励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而非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今天和朋友聊到她对象的问题,男方希望女方的脾气能像女方的妹妹脾气一样好,温顺听话,而非强势,这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女方像女方的妹妹一样的性格,那还是女方自己么?还是男方当初喜欢的那个人么?两人之间进行了冷战,现在处于重新考虑是否适合彼此的阶段。如果男方能从女方的角度出发,而非按照自己期待的那样,我想两人的关系应该不会走到像今天这样又需要重新考虑的阶段吧?现实生活当中其实是很多活生生的例子。爱生活,都需要从你我做起,学会自省,学会用爱的语言来沟通。
20170523 陈灵均
1.我们不应该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别人,很多事都是相对的,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可以陈述自己的价值观,但是不要随意评判,更不要随意将冲突归咎于别人。
2.进行比较。发现别人的美,发现自己的美,爱人爱己。
3.回避责任。今天看到这才意识到平时经常说的“不得不”“没办法”其实是回避责任的一种表现,将我“不得不做”转变成“我想做”
4.强人所难。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改变他人。
20170523,什么蒙蔽了爱,分享人:王偶花
评判会让我们忘记了最初的目的,其实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爱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我现在的状态是如何的?
只有用心的去观察对方的一言一行,爱才不被狼狈,所以哪怕是付出,整个的过程将也会是快乐的。

0522 非暴力沟通第二章 田霞
是什么蒙蔽了爱
读这一章再一次让我对读书升起敬畏之心,因为这里讲的每一个论点都是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观点。
1.我们难以体会到爱是因为异化的沟通方式。有时候我们想要满足某些愿望,却忽略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以至于彼此更疏远和伤害。
2.道德评判,这其实是我们经常无意识做的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太自私了,你跟固执等等。这让我想起周末听总裁讲到的关于欣赏,一个人的优点就是缺点缺点也正是优点,因为本质上都是特点。
书中有一句话,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最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2.进行比较,这是普通人常范的毛病,我从小再这样的被比较中失去信心,这样的比较也仍然存在于我的家里,关键是,它真的是伤害亲子关系或其他关系的无形杀手。
3.回避责任,这又是周末我吸收到的一个重点,很多时候我们很负责任的不负责任,当做不到某些目标时,我们自然而然的将焦点放在遇到的客观问题上,因为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忘记了初衷是为目标负责任。比如我们结婚是奔着幸福生活去的,遇到的困难时我们更多的抱怨困难抱怨不幸抱怨客观存在的问题,而忘记了我们要对当初那个目标负责任,只需要解决如何继续到达目标的问题就好了。关于责任,我记住了一句话,人的所有情绪都来自于对自己搞不定的愤怒,很好,当我有情绪时拿出这句话来和自己对话,就更愿意让自己去为现状为不满意负责任。
4.强人所难
这本书真好,值得反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