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现实品格的政治哲学体系,在两千余年的中国政治文明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种...[作者空间]
1、 从饿肚子说起 在《道德经》的第十三章,开首一句是: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什么是宠辱,大患又是什么?我就用饿肚...[作者空间]
这篇文章说一下为什么法家认为儒家无用。 首先声明一下,这些结论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不是断章取义的把这些结论...[作者空间]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作者空间]
道家和儒家所探求的道从自然的规律产生,正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冥冥之中将人类所需的规则和解释重新呈现...[作者空间]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20节。孔老夫子搭建了技术官僚体系后,紧接着要讲明的应该是技术官僚...[作者空间]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作者空间]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论语》宪问18节。这一节倒不像在讲负面清单了...[作者空间]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作者空间]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作者空间]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乡党第22、23节。讲完了朋友、下人、...[作者空间]
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乡党第21节。这句话在《论语》八佾篇第15节出现过。且不管八佾篇里是什么个意思,这里讲的...[作者空间]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作者空间]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第17节。这是孔圣人27相中唯一一节讲述下人,可能就是个奴隶的...[作者空间]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论语》乡党15、16两节。这两节讲的是圣...[作者空间]
席不正,不坐。 还是《论语》乡党第12节。为什么要重读这一节,因为这一节是圣人27相中最无理的一相。 象"食不语,...[作者空间]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论语》乡党第12、13、14三节。人是有理...[作者空间]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第10节。从前面几节看,孔老夫子并不反对追求人欲的满足,在健康、卫生、合礼、合道的前...[作者空间]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作者空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