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是西方现代思想的主流,到了20世纪下半叶更是占据了支配地位。但这里有个反讽的现象,就是自由主义虽然是西方的...[作者空间]
卜算子 文/若亦书 夜静伴烛灯,帘卷摇孤影。 已是更残漏断时,小月因风冷。 举头月将残,回...[作者空间]
哈耶克是波普尔好朋友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和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有过一场著名的辩论,持续了20多年,被称为世...[作者空间]
卡尔·波普尔认为,即使是在科学的领域,理性所能达到的“正确”也只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当波普尔把这个思考延伸到社...[作者空间]
阿伦特对于道德问题的反思,我们发现单凭理性很难应对道德困境。理性也无法单独解决价值难题。在人类三大永恒主题,真、善...[作者空间]
阿伦特认为“平庸之恶”是丧失思考能力的结果。这个结论看上去很简洁,如果细究起来,会带出很多疑惑。比如,人怎么就会丧...[作者空间]
昨天聊了英国社会学家鲍曼对纳粹大屠杀的研究,今天聊一位杰出的女性,还是一位政治哲学家,她就是1933年从德国流亡到...[作者空间]
鲍曼最有名的一本书,《现代性与大屠杀》,考察分析德国纳粹的大屠杀。这本书在1989年才出版,距离二战结束已经半个世...[作者空间]
在面对和理解现代特有的精神危机,是现代人在心灵生活领域面对的难题。 那么在社会政治领域。思想家们对于20世纪做出了...[作者空间]
萨特从“存在就是虚无”出发,推出了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自由的命运意味着人总是可以有所选择,而且必须做出选择。自由选...[作者空间]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他是一个完全生活在20世纪的人。之前讲过的韦伯、尼采和弗洛伊德都出生在19世纪,还有一些...[作者空间]
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走向了衰落,今天美国最大的两个心理学专业协会中,属于精神分析流派的专家学者只占不...[作者空间]
弗洛伊德和尼采其实颇有一些渊源。尼采曾说“有的人是死后才出生的”,尼采认为自己的思想超越了时代。确实,直到他去世八...[作者空间]
尼采宣告了上帝之死,并且认为是人用自己编造出来的虚假思想杀死了上帝。 尼采还说:西方自古流传下来的形而上学,都是虚...[作者空间]
一.细心观察 观察是要有依据的,比如具体的时间点、事件、频率等,而评论通常把对他人的推测当作事实,评论的人无法对他说出的话负起责任。 如:校长是个大嘴巴,这是一句评论,校长每...[作者空间]
现代思想的起点,可以说,现代性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蕴藏于这个起点之中。 这个起点叫做“古今之变”,也就是从古代到现...[作者空间]
关于苏轼的生平到这里就结束了,像一切为了告别的聚会一样。最后,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回顾,用年号来梳理一下时间线。 理解...[作者空间]
苏轼历经大起大落,最让人惊叹的就是他善处逆境的本领: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他总可以从容不迫、泰然自若。这样的心理素质到...[作者空间]
苏轼远贬海南,如果说和当初被贬黄州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物质上的匮乏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刚刚亲政的哲宗皇帝正值青年,...[作者空间]
国产古装剧很不幸的在诞生的初期受到了太多港台古装剧的影响,不注重文学性却聚焦于噱头和狗血。影视作品的观赏性和故事性...[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