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作者空间]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作者空间]
“近因效应”同样是由洛钦斯提出的,但指向却和“首因效应相反。 洛钦斯把“首因效应”的试验流程做了修改,他先让AB两...[作者空间]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1957年洛饮斯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两个杜撰的故事做实验材料,描写的是一个...[作者空间]
英国学者贝尔纳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天才,但他却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他一生中所获的最高的荣誉,也不过是英国皇家学会勋章和国...[作者空间]
“基利定理”源自美国多布林咨询公司集团总经理拉里·基利的一句话:“容忍失败,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作者空间]
布里丹有只小毛驴,这只小毛驴像它的主人一样,智慧而理性。仆人每天都会准备一堆草料喂养小毛驴。有一天,仆人有事要出门...[作者空间]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立即抖撒起精神,飞速地奔跑,这就是所谓的“马蝇效应”。 “马蝇效应”源于美国...[作者空间]
吗啡是鸦片类毒品的重要成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所以被长期用作止痛药物。在一次医学实验中,科学家使用吗啡持续为位患...[作者空间]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最早是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在1968年提出的。当时莫顿是为了描述...[作者空间]
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实验者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作者空间]
瓦拉赫效应”以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托·瓦拉赫命名,其内容来自瓦拉赫传奇的成才经历。 瓦拉赫在读中学时,父...[作者空间]
埃德温·洛克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1968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目标设置理论,又被称为“洛克定律”。 “洛...[作者空间]
跳蚤有两条强壮的后腿,因而善于跳跃,可以轻松跳起一米多高一跟它们自身的大小比起来,相当于一个人一跃跳上八十层的摩天...[作者空间]
约拿情结”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心理学现象,在马斯洛的笔记中,他把“的拿情结”描述为:“我们害怕变成在...[作者空间]
威利·卡瑞尔是纽约水牛钢铁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有一次,卡瑞尔到密苏里州去安装一台瓦斯清洁机。经过一番努力,机器勉强可...[作者空间]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一个带...[作者空间]
“霍桑就”这一概念,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为首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作者空间]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两个人产生矛盾时,如果其中一方试图报复,那么,最终必然加深对方的仇恨,甚至导致对方挖空...[作者空间]
非洲草原上的野马最怕吸血编蝠,这种编蝠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常叮在野马的腿上,不管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吸血编蝠始终不...[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