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被并称为三农,这个问题在以前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乡下人生活问题。 乡下人是相对城里人而言的,城里人...[作者空间]
农村第二产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是对农业各生产部门所提供的各种产品通...[作者空间]
田园将芜 乡土崩溃前的平静 新京报2018-06-16 02:37:08 清朝画家所绘表现乡村生活场景的水墨画。 ...[作者空间]
【内容提要】 民国之后农村复兴的呼声一再涌起,20世纪30年代后蔚为大潮。以“社会运动”方式谋求农村复兴,是当时...[作者空间]
【内容提要】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改造,成功进行了民国乡村建设派希图从事的多种工作。它通过普遍建...[作者空间]
【内容提要】 在中国近百年的乡村建设史上,中共在延安乡村的实践占据了独特的地位,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其一,切实调...[作者空间]
【内容提要】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对土地问题的探索历经三个阶段。定县实验时,平教会对土地问题已有初步认识,但生计教...[作者空间]
【内容提要】 围绕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经济的性质、农民分化的性质与发展趋势、农民的前途命运等问题,列宁和恰亚诺夫做...[作者空间]
【内容提要】 本文在农政问题的研究框架下,以中国农资市场的变迁为切入点考察中国的农业转型,讨论在土地流转这一外显...[作者空间]
【内容提要】 中国农业转型及其动力机制仍是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农业转型动力因素划分为两类,即来自于农民内部的动力...[作者空间]
农业农村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作者空间]
作为在一个历史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为第一个百年画句号做战略部署,又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前瞻谋...[作者空间]
【内容提要】今天中国农业的主体仍然是小农家庭农场,但中国农业已是相当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其高附加值的“新农业”尤其如...[作者空间]
从十六大以来,宅基地制度改革就提出来了,但一直没有突破。原因是什么?政治上的考虑是一个因素,宅基地被认为是农民安身...[作者空间]
01 2016年暑假到赣南农村调研,有很多有趣的发现,以下讨论赣南农村农民的收入与农村社会分层及相关问题。 赣...[作者空间]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的科学内涵 我国在乡村产业发展上进行了长期的不懈探索,从计划经济时期崭露头角的社队企...[作者空间]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不应该是振兴乡村经济,而应是在乡村进行一场推动乡村政治、社会和人的现代化。随着乡村和城市经济上...[作者空间]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作者空间]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理念,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美丽乡村建设就成...[作者空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并非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