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章[https://www.jianshu.com/p/9d8b6fc72226?v=16760815416...[作者空间]
如我们在数据匿名化[https://www.jianshu.com/p/f5ddf3309943]系列文章中讨论的...[作者空间]
上一章[https://www.jianshu.com/p/e9fddc63913f]我们讨论了数据匿名化和去标识...[作者空间]
非对称加密基础 对称加密因为加密和解密都需要使用相同的密钥,所以它不适合在数据传输场景中使用,因为需要将密钥从发送...[作者空间]
随着IoT设备的大规模普及,生物识别数据的采集和应用变得更加常见,本文介绍了如何生物识别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风险及相...[作者空间]
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中规定了去标识化的数据就不再属于个人信息,而不是国内的个保法及欧洲的GDPR要求的匿...[作者空间]
目的与定义 为了降低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除了通过网络安全措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数据外,也可以通过去除数据中的可识别...[作者空间]
什么是个人身份识别符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个人信息的定义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作者空间]
现在每个浏览器都提供了这种隐私浏览模式,虽然名称不同,但主打的都是能更好保护用户隐私。但它的作用真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作者空间]
手机号码现在是最容易被采集的个人信息,app/网站服务注册都需提供,扫码点菜都索取我们的手机号。一些线下场所同样如...[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