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5-29

2018-05-29

作者: 蒋小燕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16:54 被阅读3次

解读“大学”

      我们很多人都读过大学,但很多人没有读过《大学》,什么是“大学”?说说自己的心得,供大家参考。

        狭义的理解“大学”就是古时候官方学堂,供达官贵族培养子弟的机构,后来演变为“太学”,“国子监”。广义的理解“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就是一个人要学着大起来。目标就是成为君子,乃至成为圣贤。

        人作为万物之灵存乎于天地之间,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这细微的差别就是“心”,“心之四端”推扩出去就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价值标准“仁、义、礼、智”。西方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主要来源于宗教,而我们中华民族侧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纲常,正是这些价值标准让我们活出人的样子,人的价值和意义。这个“心”就是王阳明讲的“良知”,就是荣格眼中的“人类共同意识”。但是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如何成为一个人,一个大人,需要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就是前提你要成为一个读书人,这就是古时候所称的“士”。联系上面所讲的,人区别于动物的那个“心”,所以说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大人就是要有“志”,人有了“志向”,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人生就会充满源源不断的力量。敬爱的周总理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王阳明立志“读书为做圣贤尔”,孔子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做人就要有大的志向,儒家有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佛家有著名的四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超越了“衣食温饱”的阶段,那如何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幸福,如何过得更有意义,就尤为重要了。我们享受在物质世界的同时,决不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贫瘠,物质生活只是我们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物质保障不行,我都活不下去,但只有物质生活绝对不够,一个人还要有价值的追求,所以“大学”,就是让我们学着长大,学着成为一个大人。《大学》这部经典通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最终在我们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中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乐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5-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ek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