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第3类人」行业研究
商业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第8.2讲:分析绩效指标

商业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第8.2讲:分析绩效指标

作者: 第3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1-23 22:55 被阅读0次

作者 | 希瑟

分析绩效指标的目的是为解决方案的绩效提供洞见。

指标往往是需要整合和合成的以产生意义并采取行动。绩效指标自身很少引起关于解决方案价值的决定。

为了有意义地分析绩效指标,分析师需要对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该解决方案实现的潜在价值有透彻的了解。为了帮助进行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变量,例如企业的目标和目的、关键绩效指标(KPI)、解决方案的风险级别、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其他规定的目标。

分析绩效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1.解决方案绩效与期望的价值

分析师检查之前收集的指标以评估他们的能力来帮助权益相关者理解解决方案的价值。解决方案可能是表现很好的,比如有效的线上交易流程系统,但是所带来的价值比期望要低。另一方面,解决方案可能表现平平,但是价值价高。譬如核心的流程是低效的,但是可以大大提升绩效水平。如果指标不够能帮助权益相关者决定解决方案的价值,分析师抑或可以收集更多的指标或者将缺乏指标归为解决方案的风险。

2.风险

绩效指标可能揭示了给解决方案绩效和企业所带来的新的风险。这些风险将与其他风险一样被鉴定和管理。

3.趋势

当分析绩效数据时,分析师考虑收集数据的时间段,以防止出现一场和偏斜的趋势。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足够大的样本量将提供解决方案性能的准备描述,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出决策并防止由于数据不完整而带来的错误信号。注意任何明显和重复的趋势,例如某些时间的错误显著增加或体积增加时的处理速度变化。

4.准确性

绩效指标的准确性对于其分析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业务分析师测试盒分析绩效指标所收集的数据,以确保其准备性。为了被认为是准确和可靠的,绩效评估的结果应该是可重复的。

5.绩效变量

预期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异表示在分析解决方案绩效时考虑的差异。可能需要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以确定解决方案内重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为笔者在准备注册商业分析师CBAP证书考试时,对教程《BABOK》的翻译,希望对考证的朋友有所帮助。若侵权,请联系笔者删除。

希瑟,90后海归女博士,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关注商业及科技前沿趋势,欢迎志同道合者关注收藏,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业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第8.2讲:分析绩效指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ek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