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前,有一位伟人降临人世。在有生之年,他的大脑总是不知疲倦地运转,所产生的思想为人类探索历史发展的道路投出了一道亮光,让广大劳动人民有了前行的指南针。他,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
在搜狗百科词条上,对马克思的评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在历史的舞台上,能够称得上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家”的人,就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了,更不要说是这些头衔的综合。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谈到,马克思在他研究的任何一个领域里,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而是精益求精,追本溯源,这不正是每个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最需要的钻研精神吗?1999年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公投,马克思位居榜首。他的贡献是全世界都认可的,是永垂不朽的。
马克思的挚友,另一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他一生的成就做了简单概括。他最大的贡献,是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条规律的发现,使得先前那些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发现,还是社会主义学家的研究,都显得黯然失色,而到此时社会运动的规律才算是正真的明朗。假如没有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人类关于历史的认知也许还停留在雾里看花的水平,难以到达如今这样清晰的层次。
马克思的生命只有六十载,这并不算长寿,然而成就无疑是丰厚的,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卓越的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提出的学说在人类历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并日渐成熟的大环境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激烈的时期。作为近代最精细又深刻的学说之一,它勾勒出彻底解放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美好图景,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包含了马克思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念,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社会、自然、思维等多个层面的不同角度的理论,为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理论武器。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原始社会解体之后的人类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只有联系生产力发展及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才能彻底解决阶级斗争问题。”这句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作了解释,为当时日益尖锐的阶级斗争提供了思想引导和行动指南。进而,马克思提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共产主义运动将会日趋壮大,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就使得共产主义运动合理化,甚至神圣化,这就吸引了更多的无产阶级理解、接受并运用这些理论,积极投身到共产主义运动中来。这些理论如同一股有力的绳索,将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的力量团结到一起来了。
除此之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源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分析。在系统地阐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后,马克思进一步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哲学的科学指导下,无产阶级才能批判资本主义,从而进行彻底的自我解放。
马克思的这个哲学追溯到了人的本性,他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够有效地计划出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所以,人与动物在劳动这一层面就有了云泥之别,而人类的劳动使得“生产方式”、“生产力”之类的名词横空出世,而生产方式、生产力等是构成社会的几个基本要素,并且影响了社会意识的形成,而社会意识作为一种主观的动力又可以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客观活动,也就是说人类的一切经济、政治、军事、科学、艺术等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社会意识下发生的。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的另一个重要的学说,这个学说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其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把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暴露在了人们面前。经济是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基石,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使得这个观念变得歪曲,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变成了一种用来消耗的物品,资本家们通过榨取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来积累巨额财富。马克思不否认,资本主义运作方式无疑是先进的,生产效率也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劳工的“日用品化”让劳工变成了资本家的人肉机器,这便异化了他们的人类特质,丧失了其原本的一些人类特征。于是敏锐的马克思意识到,这种现象仅仅是一种阶段性的演进,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正如同封建贵族当初被赶下专政的高台一样,资产阶级会被解放了的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将会被驱逐出境,劳动阶级将取代资产阶级来做世界的掌舵人。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句话表明了马克思对于共产党人必将取得无产阶级运动胜利的坚定信念。要想取得运动的胜利,全世界无产阶级需要拧成一股绳,消灭阶级,进而消灭剥削,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重构新的国家装置。
近代西方,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排挤出局,在大动荡的时代人们对于历史无比好奇却又迷茫不已,磕磕绊绊地想要对历史发展规律探个究竟,于是马克思怀揣解放全人类的美好愿望,代表全人类剥开这个规律展现在人们面前。正如《共产党宣言》开篇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的各种学说和思想已经扎根在现代社会的土壤,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
如果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那么,假如没有马克思,近代没有马克思主义,也许不会有如今的新中国了。所以,马克思的影响跨越了时代的鸿沟,是万古长青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