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同志在“简书”上写了二十多万字,我请教了一下“简书”的优点,于是也装了一个,当笔记本用。岁月就是一把杀猪刀,人在江湖,哪有不挨刀。一刀刀割下来,或许我们足够坚强初心未改,却难免早已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了。随手记一点什么,也算岁月留痕罢。
印象中武汉很热,今年天气似乎不那么热了。也许是每天长时间在空调房里待着,少在街上走产生错觉?也许后面武汉还有好多热天,死保“四大火炉”头衔?。

那年去武汉,懂了以前经过热不算热。从贵阳出发时还没有用风扇,火车越走越热,到武汉下车感觉像被扔进了大蒸笼里。在武昌火车站上222路公交车,不敢坐、椅子是烫的。手扶着车上的铁杆,像捏了个烫手山芋却不敢扔掉。到了住处把衬衣脱下吹干,居然有一层盐。打开自来水龙头、流出来了的水是热的;晚上烧开水灌到热水瓶里,不盖盖子,第二天早上水还是热的……因为早有武汉是四大火炉之一的心理准备,以为热是应该的。在武汉户外活动确实难过,在工地上施工,在街上做清洁卫生,跑业务扫街拜访客户门店等都需要足够吃苦耐劳耐热的能力和精神。
前些天坐地铁到汉阳钟家村站,出来发现周边环境变化太大,几乎推翻重建了一遍。走路到长江边,远看下游的武汉长江大桥(一桥)和上游新建的鹦鹉洲长江大桥用的是不同技术,风格不同、似乎都很威武。不同的是一桥是苏联人修的,而之后长江上的大桥都是国人自己建的。沿江边往上游走,江水已经涨平沿案的芦苇地。虽然没有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感觉,总算能看到一片郁郁葱葱。河边游泳垂钓,岸边绿道休憩发呆和运动场里挥汗如雨的人们各得其所。
我走上鹦鹉洲大桥,发现上面是双向4车道,汽车往来不绝。江面轮船发动机轰鸣,两岸高楼林立。沿着桥面人行道走到对面的武昌,不算引桥,花了大约半小时。
一路感觉噪音大,看不见蓝天,天昏昏沉沉人也晕晕乎乎,竟然没有出汗。难道,没走出汗就是我今年感觉武汉没有以前热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