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最适宜上海的标签就是腔调。腔是有风格有故事有温度的表达,调是既不拘泥亦不随意的标准。
生活在上海的我总是流连在小马路上,对每一幢风格各异的楼房曾经有过的故事魂牵梦萦,找寻着那曾经的童年梦。
每个人的童年梦都是不同的,而我的童年梦是奶油味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上海的西点多啊。请允许我为大家报下菜名,蝴蝶酥、别司忌、咖喱牛肉饺、冰糕、哈斗、栗子蛋糕、牛利、鲜奶小方、西番尼……
网图侵删
冰糕,大家吃过没有?一个小纸杯里有一层薄薄的奶油,还有核桃细碎的颗粒,非常香醇。在冰糕的最下面,是一小层蛋糕,吃起来很过瘾。
冰糕
哈斗,酥皮外面是一层白或者黑巧克力+杏仁片,极其诱人。里面是满满的掼奶油,扎实的口感配合酥皮的轻盈,巧妙地融合在舌尖,甜而不腻,丝滑柔顺。好吃!
哈斗
西番尼,谐音”稀饭你“。西番尼是压得比较结实的蛋糕,一层层中间涂上奶油,最外层浇上巧克力酱。入口浓香稠密,实在!
西番尼
拿破仑,法文名为Mille-feuille,即有一千层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称为千层酥。拿破仑蛋糕造价不菲,不但使用了繁杂的起酥工艺,而且酥皮之间的夹层丰富,不仅有鲜奶油,还有吉士酱。
拿破仑
这几款西点,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甜点。在当初那个贫瘠的年代,偶尔吃上这美食,那满足感可以支撑一周。那时才不看什么配料表,算什么卡路里。大家都清汤寡水的,偶尔吃点奶油,恨不得把包装纸都咽下去。
现如今,日子好过了,物质也丰富了。反而远离了这些甜品,一方面是年龄关系,代谢慢了,不敢再多吃肥甘厚味。另一方面,正是物质太丰富,反而麻木了味觉,再也尝不出当年的味道。
也或许,当年的味道里不只是甜品的味道,也有弄堂的味道,姆妈的味道,还有童年无忧无虑的味道。而今的我再也无法再穿越到过去,回到从前,哪怕拿出儿时心爱的西点来,尝到嘴里,却也多出了一丝惆怅,那嘴里的奶油也带出了一份说不出的味道。
那些过去的岁月,是真的就这样过去了。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复返啊……陪伴我的,只有那吃甜品长出来再也消不去的体重,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