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学习主要以识字为主,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词语积累,这样才能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在一节词语练习课上,说到“又_又_”类的词语时,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总是用“又多又少,又长又短”等自相矛盾、语义错误的词来说,我反复强调不能用一对反义词来说,可这样的现象还是出现。我开始反思一定是自己的课堂教学有问题,没有引导好学生。
记得《陪伴成长》一书中,胡灵敏教授说教学中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最简单的方法,自然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用直观的现象,通俗的语言去描述事物或深奥的道理,这个方法就是“眼见为实”。
又一节练习课,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实物图片让学生边看边说,当点到那几个易出错的学生时,我拿出大西瓜的图片让他们先观察,再用“又_又_”说词语,他们说出了“又大又圆”,拿出红苹果图片,说出了“又大又红”“又大又圆”“它的味道呢?”在我的追问下又说:“又甜又脆”。大家都为他们的进步鼓掌。我又指着教室门口的一棵大松树让学生们说,他们不仅说出了“又高又大”,还说到叶子是“又细又尖”“又细又密”。
积累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从课堂学习中积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从真实的生活中积累。眼见为实,既直观又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