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稍不注意小孩就容易因为着凉而发烧感冒。由于小孩的免疫力还不够完善,一旦感冒,各种病毒或细菌就容易乘虚而入,进一步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上周一天夜里,孩子不幸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在去医院路上最高烧到39.5度。经医院诊断初步怀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建议住院采样化验并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
看着孩子萎靡的状态,而且有可能得了肺炎,一家人都万分担心。另外,关于抗生素治疗,心里也存在一丝疑虑,不是平时经常听到滥用抗生素导致小孩免疫力下降的报道。孩子才几个月大,平时体检医生也会建议尽量不要吃药打针,以免对身体机能产生副作用。
带着疑问,我在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再经过医生的解答,才逐渐打消了疑虑,安心的让孩子接受抗生素注射治疗。好在住院治疗第二天晚上,孩子高烧慢慢退了。目前病情虽然仍在观察中,但精神状态已经恢复良好。一家人总算可以稍稍松一口气。
以下关于抗生素的常识,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
一、抗生素是什么?
学术定义: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如果我们把孩子生病比作是细菌和自身免疫力的一场战役,那抗生素就好比“援军”。
当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军队”,抵抗不了治病细菌的来袭时,抗生素“援军军团”就要开始上阵了。
抗生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二、抗生素的作用与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将抗生素的范围扩大,统称为生物药物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
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一般情况下对其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抗生素通常只能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其次,根据常见病的致病菌不同,选择的抗生素也会不同。比如:
抗生素选择
三、抗生素的副作用:
1.“缔造”超级细菌
抗生素不断打压,坏细菌不断进化,这就增加了坏细菌的耐药性。
抗生素摇身一变,成了超级细菌的“锤炼者”。
2.杀伤范围广
抗生素进入人体后,不分好坏细菌,统统“赶尽杀绝”。
好细菌被“误杀”,正常肠道菌群被破坏,继而引起孩子过敏、湿疹、便秘等一系列问题。
3.免疫力成摆设
孩子体内一有致病细菌就请外援,自家“军队”,免疫系统还怎么提升作战技能,升级防御值呢?
等遇到更强大的致病菌,孩子免疫力就成了摆设。
4.出现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滥用抗生素,人体会出现不良反应。
比如,氯霉素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会导致耳聋,有些还是不可逆的,导致终身残疾。
(Tip:滥用的真正含义,不单单指过度使用,用少了、不规范用一样是滥用。)
四、家长们如何作出选择
综合来看就是,抗生素对人体有利有弊,该使用时还得用。
关键是,要用对时间,用对方法,不滥用。
1.别急着去医院,注意观察
孩子不舒服,别急着马上去医院。因为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正在和外来的病原体对抗。
观察孩子的状态,当出现明显食欲下降,没精神、病蔫蔫、哭闹睡不踏实的现象,就要去看医生了。
2. 别擅自调整用药疗程
当娃通过检测确认为细菌感染时,医生会开具抗生素的处方,这时家长就不要再抗拒使用抗生素了。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用药剂量,可不是成人缩小版,需要咨询医师。
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要自行加量,更不要见好就收,按时按量的用满疗程才有效。
3. 别频繁更换抗生素
家长千万不要心急,不等有效果就开始换抗生素,是不明智的举动。
如果孩子在使用 3 天后,效果不明显或出现病情加重,再考虑在医师的指导下更换药物,千万不要自行换药。
4. 别把抗生素当消炎药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这事已经老生常谈了。
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又或是过敏反应、外部损伤等,都可以让身体出现各种“炎症表现”。
比如红肿、发热、刺痛等。但是抗生素和消炎药的“消炎”机理是不同的。
抗生素“消炎”,只针对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其他情况没用!并且这些效果也是与敏感菌日日夜夜抗战才达到的。
消炎药“消炎”,针对病毒、外伤等情况引起的炎症,能够直达症处、直接缓解。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消炎药分两种:
A 激素类:比如地塞米松、可的松等(需要医生指导使用)。
B 止痛消炎类: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酮等。
最后,日常使用抗生素治疗,应谨记“四不原则”:
不主动要求。不迷信输液。不自行购买。不抵制抗生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