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一辈子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
——乔伊斯《尤利西斯》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都柏林Dublin原意指黑池,但是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有蔚蓝的大海和清澈的利菲河,名黑池而不黑;这里深受邻国大不列颠的影响,却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情,似英伦而非英伦。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爱尔兰虽是一个弹丸小岛,却是个备受文曲星青睐的文学宝岛,对世界文学做出了与其地理面积和人口规模极不成比例的巨大贡献。大名鼎鼎的世界级文豪辈出,光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就有四位:叶芝、萧伯纳、贝克特、悉尼。此外还有斯威夫特、王尔德等天才级文豪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而真正让这个西欧岛国一举成名为世人关注的,却是乔伊斯的一部短篇小说《都柏林人》。难怪乎都柏林人以乔伊斯为骄傲。现在,我们就走马观花,来欣赏这座文学宝岛的第一印象吧。
都柏林尖塔Dublin Spire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都柏林尖塔是一座121.2米高的不锈钢尖塔,又称“光明之柱”或“光之纪念碑”,荣膺都柏林的最新地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因为通体为不锈钢打造,极具张力的简洁感,像一枚细细的钢针插于都柏林的奥康内尔街中央,寒光闪闪矗立于蓝天大地之间,因此被熟读《西游记》的中国游客戏称为“定海神针”。
利菲河 Liffey River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利菲河是都柏林最重要的河流,利菲河之于都柏林,相当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黄浦江之于上海,珠江至于广州,嘉陵江至于重庆、湘江之于长沙……它一线贯穿东西,将都柏林分为南北两半,也是乔伊斯《都柏林人》和《尤利西斯》中多次提到的那条河。
利菲河上最有名的桥当属半便士桥(Ha’penny Bridge), 被认为是都柏林的标志。1816年,爱尔兰人在河上建造了这座轻便桥,仅供行人通过,行人过桥时须交纳半便士的过桥费,所以才有“半便士桥”的称谓,这座桥意义重大,因为自从有了它,才把都柏林南北市区连为一体。看来我们的高速公路要交养路费,在19世纪初就有了先例。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海关大厦 Custom House
算是利菲河上最美的一座建筑,构成了美丽的河岸线。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梅林广场Merrion Square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市政厅City Hall
原为都柏林的皇家交易所,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主体建筑是中央入口大厅,有一个巨大的蓝绿色穹顶,由12根圆柱支撑,该建筑的功能是为都柏林商人提供一个聚会场所,可以在此买卖货物和票据。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凤凰公园Phoenix Park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教皇十字架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同都柏林尖塔一样,教皇十字架是一个简单的白色铁质大十字,赫然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小丘上,在阳光下显得庄严肃穆。根据碑文,这里是1976年罗马教皇保罗二世布道的地方。当时,占到爱尔兰人口四分之一的百万信众齐聚凤凰公园,虔诚地接受布道。后来,政府就在此处树起这个巨大的十字架,以纪念这次重大的宗教活动。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健力氏啤酒厂Guinness Beer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健力士啤酒是世界上最早的黑啤之一,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了,之后越来越受欢迎。在爱尔兰和英国乡下的小酒馆里只出售健力士啤酒,每当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便聚在随处可见的小酒馆里,点上一杯“健力士”侃侃而谈,随着冰爽醇厚的黑啤下肚,一天的疲乏也渐渐褪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健力士黑啤见证的是爱尔兰的生活方式和人们享受生活的态度。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在这里你可以观赏黑啤的原料、酿制过程、贮存,最后可以坐在顶楼酒吧,侍者会递给你一杯泡沫上有三叶草图案的黑啤,你可以一边细抿口感浓郁、微微苦涩的黑啤,一边站在制高点鸟瞰整个都柏林城的风光。
【旅行】都柏林 | 文学宝岛初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