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至简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
高考背范文贻害无穷,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明朝八股取士

高考背范文贻害无穷,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明朝八股取士

作者: 至简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6-09 14:58 被阅读6次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有些同学可能又要被老师要求背诵范文了。要求高考学生背诵范文,实际上是一种贻害无穷的陋习。这种陋习,其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八股取士。

明太祖朱元璋起家于农民子弟,骨子里有着农民朴实的一面,故而他虽然喜欢以严刑峻法治理天下,却也重视实学,行文崇尚质朴明晰,不追求工整对偶。受此影响,明朝初年参加科举的考生们往往也都能认真踏实读书做学问,注重自身修养,并不专门诵习八股文。

明朝考生背诵八股文,大约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有言:“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作为一种文体,八股文严格要求用对偶句行文,注重行文格式,每篇经义、书义文章,都分为破题、承题、起讲、起股、虚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大部分,且内容有严格的限制,不许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需使用古人语气,按程、朱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演绎成文。

八股文的要求严格而死板,考生们又必须在限定时间内作答,难度自然是很大的。不过,八股取士也有一个漏洞,即自北宋王安石以经义取士到明朝中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考试都考“五经”和“四书” ,而“五经”和“四书”可出的题目毕竟有限,容易重复和被猜中。

因此,科举考试前,有些心思“活络”的考生就想法设法投机取巧,提前请人拟就若干题目,并写好范文,考生即便没有真才实学,但只要在科举考试前将这些范文背诵下来,就有可能被取中。

这种背诵范文的风气,最先在某些有钱有势的富豪大家出现,他们重金聘请那些善于制作八股文的所谓“名士” (实际上相当于时下的论文枪手)到自己家塾,为子侄拟题。这些名士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五经”和“四书”中各选出一二百个题目,每个题目又作八股文一篇,按篇付酬,交付富豪大家。

有了八股文范文之后,那些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富家子弟只要牢牢将这些八股文范文背诵下来,当科举考试时,所出的题目十有八九被猜中,他们只要将平日记诵过的文字抄誊一遍,便能侥幸中式,从而获得功名富贵。

通过背诵八股文范文而获取功名富贵,可谓既省时又省力。别的考生寒窗苦读十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他只需用一两年时间背诵八股文范文即可。更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背诵范文的还往往比寒窗苦读的考得好。因此,顾炎武说:“ 天下之士靡然从风,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

但能请得起“名士”枪手的,毕竟只有少数的富豪大家,那些家境贫寒的考生们请不起“名士”枪手,怎么办呢?

苏州、杭州一带的印刷商们看到了商机,他们让人将历年的八股文范文收集起来,或专门请人预测考题,撰写范文,然后刻印成册,专门卖给那些家境贫寒请不起“名士”枪手的考生们。

明万历年间,比较流行的八股文范本主要有四种:一是程墨,即程文和墨卷,前者是乡试时主考官所作的范文,后者为士子所作的较好的答卷;二是房稿,是会试时考中的进士之作;三是行卷,是举人所作;四是社稿,是在学诸生岁、科两考时所作。

这四种八股文范本,在历史统称为“程房墨稿”。明朝中后期,原先只在苏、杭一带流行的“程房墨稿”,渐成燎原之势,印数很大,销往全国各地,充斥于考生们的书桌之上。

考生们如果能得到一整套“程房墨稿”,往往如获至宝,什么本经啊、四书啊通通不读了,整日里就只背诵“程房墨稿”,然后就去参加科举考试,等着金榜题名,功成名就。

历史上,八股取士贻害无穷,颇受非议与批判,这里头的原因,除了因为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僵化之外,还因为考生们可以通过投机取巧,不讲求真才实学,只需背诵“程房墨稿”等八股范文就可能被录取,从而获取荣华富贵。

而我们反观时下的高考背诵范文这种现象,与明朝的士子们背诵“程房墨稿”等八股范文有何差异呢?

相关文章

  • 高考背范文贻害无穷,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明朝八股取士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有些同学可能又要被老师要求背诵范文了。要求高考学生背诵范文,实际上是一种贻害无穷的陋习。这种陋...

  • 白头与共,且以君吟

    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臻至顶峰。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继续推行明朝以来的八股取士。乾隆年间大兴文...

  • “倒霉”一词的来历

    “倒霉”一词是浙江一带的方言,产生于明朝末年,它的出现与科举制度有关。 在明朝末年,采取的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 八股文真的没用?

    历史课本中,一般对八股取士的评价都不怎么好,比如,它限制了人民的思想,思想日益僵化。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

  • 以貌取人与以名取人,大明王朝为何缺人才?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发展到明朝已经出行了严重的扭曲。一方面,八股取士束缚了人才的灵魂;另一方...

  • 八股取士始于何时?

    正确答案:明朝 记忆方式:八股取士是过于制式的考试,印象里是“迂腐”的代名词。唐朝如此开放多元的朝代断断是不可能的...

  • 桃妻雨子:夜半忽见桃花仙

    明太祖朱元璋,生于元末乱世,起于微末之间,以大勇气、大智慧涤荡天下,定鼎南京。 自明太祖始,明朝就定下了八股文取士...

  • 被误读的八股文

    突然对八股文起了兴趣,科普了一番,才发现,我们都误读了八股文。 八股文的起源可追溯至唐朝的“帖括”,宋时,为了避免...

  • 百日约读  第二本《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儒者之林。“外史”借明朝喻当朝。 自明太祖平定天下后,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为: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 一个大格局的形成

    自小学应试教育起,每个人的思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犹如明朝八股取士,就算学问再渊博的人,见面打招呼也离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考背范文贻害无穷,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明朝八股取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or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