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格格早起成长营读书想法
30/300《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30/300《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作者: _梵净_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14:47 被阅读10次

演讲,你紧张嘛?一场很重要的比赛,你会焦虑吗?为什么平时训练的很好,现场发挥却不尽人意。今天听的这本书就告诉我们了答案:赢得内在的胜利。

这本书是一碗心灵鸡汤,但它是碗有勺子的心灵鸡汤。作者是一位网球教练,他从人格的层面告诉我们如何去赢得比赛,包括人生当中的每一场比赛。

两个自我

人的大脑里有两个自我:自我1和自我2。自我1负责下达命令,自我2负责执行命令(类似心理学里的主体我I和客体我ME)。自我2体现了体内蕴含的潜能,我们无意识做到的一切,都归功于自我2,如果二者和谐,那么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否则,就会有冲突。有时自我1像一位严厉的家长,经常会责怪、挑剔、不信任自我2;而相应的,自我2就可能会产生过度的压力,比如比赛过程中没发挥好,自我1可能就会采取批评的态度对待自我2,就会更不利于发挥。

如何避免呢?非评判地观察,模仿期待动作,信任自我2。非评判,即使用陈述性语言描述看到的事实,比如打球过程中,如果打得不好只需要陈述不规范的动作即可,责怪只会越来越在意自己的问题,会更糟;要相信本能,做到真正的信任,就像父母如果对子女的态度,如果真正相信,孩子也能还以无限潜能。

具体做法,可以在训练时扮演超级巨星,想象视觉画面,如林丹打球,想象自己是他,把关注点集中在行为本身;给自我1找个事儿做,不要时时监控自我2,打网球时,可以盯着网球球中线,将自我2释放,发挥其潜力,才有可能两者合一,达到高峰体验。

我们有时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一次比赛发挥的特别好,下一次却很难保持这样的好状态。这是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个人的一种自我满足感。比如演讲,当发挥好时,就特别希望保持这种状态,自我1就会期待很高,就容易产生评判,关注的就不是当下正念,为了达到效果走捷径,使用原有的旧的凹槽去“取悦”观众(凹槽效应,一种习惯或行为在大脑里一次次留下痕迹,就会形成一个类似凹槽一样的印记,再处理类似问题时还容易这么做)。如何避免?还是不带评判,改变旧有的不恰当习惯,怎么改?不管旧的,直接建立新习惯。

比赛总会有胜负和竞争的压力,这就会导致两种情况,追求成功和躲避失败。由于人们总是把赢上升到赢得爱和尊重,这就会希望赢了对手,当把对手放在对立面时,得失心就会重,就会产生评判,所以不要和对手竞争,要把对手当成教练,把每一次比赛看成成长的经历,过程的胜利比结果本身更有价值,当意识到竞争只是和过往竞争,注重每一次比赛的进步,才能赢得整个人生。

相关文章

  • 30/300《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演讲,你紧张嘛?一场很重要的比赛,你会焦虑吗?为什么平时训练的很好,现场发挥却不尽人意。今天听的这本书就告诉我们了...

  • 《和平战士》

    无意间看了这部电影《和平勇士》,惊为天人:这部电影把《当下的力量》《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正念的奇迹》等身心灵书籍...

  • 樊登读书践行笔记3|战胜自己比战胜对手更重要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提摩西·加尔韦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一书中提到,每一场比赛都有两场比赛在同时进行,一场是与...

  •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书中传授两个特别的方法来保持身心合一,真的是很有用哦。本处可以参考《正念的奇迹》里面有非常多...

  • 2021-02-01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一书中写道:“最好的状态,就是放松的专注。”

  •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人生的每一次比赛,其实都有两场,一场是外在的,一场是内在的。外在比的是技术,内在则是人内心的较量,是否能避免自我指...

  •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首先先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案例。我最近热衷于在天津参加各种活动,拓展自己的人脉圈。一个星期前,一天下班后,我应邀去玩一...

  •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这本书中,加尔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他说,这个“我”有两个,分别叫“自我1”和“自我2”...

  •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我的一个小故事 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工作中,每次写邮件总会出些小纰漏,偶尔还会出现写错人名、订机票写错日期这样的...

  •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提摩西·加尔韦,是美国著名的网球教练,也是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第一人。他最擅长的领域,就是通过改变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300《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qyjqtx.html